第59章(1 / 2)
前燕时期,太原王慕容恪摆出连环马,马带马甲,人披铁铠,一通迎风扫荡大破武悼天王冉闵,因此入选武庙。
这一套战术后来被北魏人抄去,兜兜转转,到了拓跋氏手中。
本想继续大放异彩,万万没想到刘裕出现了。
他特意发明的「却月阵」,就是专门克制这个的。
步、骑、车3个兵种协同作战,以区区2000人,击败了3万的北魏重甲精骑。
辛弃疾:“……”
观众们:“……”
这可真是邪了门了。
本以为几百年过去,北方胡虏的战术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想到还是毫无长进。
北府兵简直就是天生的北虏克星!
那么只剩最后一个问题了,辛弃疾问:“南国战马匮乏,重甲武器也同样稀少,该如何补充?”
“这还用问吗”,刘裕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从别的国家那边抢啊.”
除了金国是第一来源,还有大理、西夏、吐蕃、西辽……
有人就抢人,有马就抢马,有地盘抢地盘,有辎重抢辎重,一个也别放过!
他一开始起义的时候,江东地区一丁点儿骑兵都没有。
多亏他灵机一动,从慕容鲜卑那里抢了一队精锐的具装虎斑突骑,这才发展了起来。
“幼安,你要拿出秦良玉洗劫清宫的风范”,刘裕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道,“对于我们的敌人,不能只是打败,而是要夺走他们所有的一切,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辛弃疾一凛,满怀跃跃欲试:“陛下说的是!”
……
在正式开战之前,首先要更新本方武器。
重点是精铁刀兵,还有铁火炮﹑飞火枪等火.器。
万朝之前都抄了不少郑经分享的延平王笔记,里面就包含了大量的火.药与武器制作之法,只需照本宣科,投入生产,即可取得武器飞跃。
为了解决原材料问题,北府兵派出一支船队前往吕宋,挖掘铜、铁、金等矿产尽数运回,以便进行大批量生产。
这日,辛弃疾刚走到校场门口,准备开始今天的练兵。
忽听轰隆隆一阵巨响,一道黑光炸破长空,冲天而起。
有什么东西夹杂着焰火冲了出来,屁股上冒着一连串火星,迎面向他飞奔。
他不禁一愣,谁这么没素质,在军营里乱放窜天猴?
待那东西到了面前,辛弃疾定睛一看,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嚯,好一只黑如焦炭的大吗喽!
“幼安,是我啊”,这团烧得乌漆嘛黑、头顶滋滋冒烟的东西一咧嘴,露出了一大口白牙,仿佛无根之齿,在空中漂浮。
辛弃疾大吃一惊,终于艰难辨别出一个人形:“务观为何如此?”
陆游嘴巴一张,煤灰便扑簌簌往下掉:“正在照方子改良火.器,已然小有成效,你随我来。”
辛弃疾好奇跟上。
不防陆游随手将他衣袖一扯,蹭到自己脸上擦了擦:“先借用一下。”
辛弃疾:“……”
看着自己整洁的衣袖瞬间变得黑如锅底,顿觉拳头硬了!
陆游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家中藏书浩如烟海,极其博学多才。
曾写过《陆氏续集验方》等医学书籍,对火.药之类也算稍有涉猎。
这一次,就成为了武器研究人员的领袖。
另一名技术骨干,是沈林子。
沈林子以仪容秀美、作战勇猛而出名,父祖都是天师道叛军,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战乱家破人亡,投奔刘裕,被带回了京口收养。
他的孙子就是后世梁朝的宰相沈约,《宋书》作者,文坛领袖。
沈林子生性舒阔,潇洒不羁,一似刘裕少年时。
故而刘裕对他特别偏爱,出行作战都带在身边。
难得一次放他自己出去活动,也是不断写信,获胜要写信夸一夸,顿兵迟疑要写信鼓励,即便是闲来无事,也要写信催促快点归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沈林子会顺顺当当升入武庙,光芒万丈。
可惜,他去世得太早。
沈林子是一个非常至情至性的人,因为丧母而悲恸欲绝,生了重病。
刘裕很是担心,不仅用自己的车舆送他归乡,而且不停地派出使者和太医,史称“乘舆躬幸,信使相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