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2)

霍去病狐疑地看了他两眼,忽然又道:“从《张巡传》来看,你们这里的皇帝可真是奇奇怪怪,远没有我的陛下那么好。所以你以后不管转战到什么地方,都要多加小心才是,下次可别再许愿让我来捞你了。”

“愿望还是要许的”,张巡想了想,语气认真地说,“愿你长命百岁。”

二人都没有再说话,只是并肩坐在城垣上,在漫天烽火之间灿若星流地一交睫,举杯对饮。

此刻,许愿墙传来了提示音,离去的传送门流光闪烁,在他面前徐徐展开:“恭喜揭榜人霍去病完成愿望!”

“下面请许愿人张巡、揭榜人霍去病,为彼此的表现打分。”

二人当然是都给对方打了满分10分。

“再见,来日方长,你多保重哦”,霍去病放下酒杯......错了,是牛奶杯,跟张巡道了声别。

他衣袂飘然,依旧如来时那般骑着他的白马,走进了光门深处。

张巡望着少年将军的背影,深深一礼,直揖到地。

许愿墙继续向万朝播报:

“现在开始观众打分环节,请在十分钟内提交您对揭榜人霍去病、许愿人张巡的评分,过时不候。”

【作者有话说】

那么问题来了,小霍这次可以得多少分呢?

4

第4章

◎道具卡,岳飞发卖庶皇帝完颜构!◎

关于霍去病本次在睢阳城的表现,万朝观众的评价相当一致,那就是——优秀!

然而,具体优秀到什么程度,应该给几分,观众却是各有各的考量。

有人打分严格,认为10分能给出6分就已经很优秀;也有人认为,必须要9.5分以上才配得上冠军侯的身份。

还有人觉得,霍去病这才是一号揭榜人,不宜给出太高的分数,最好往下压压,否则后面若有更精彩的表现该如何打分呢。

众人各自沉思,莫衷一是。

好在这次打分足足有十分钟的时间,来得及和身边人讨论一番。

大唐贞观位面。

李世民神采英拔,坐在高位,一扬手,直接给霍去病和张巡都打了十星满分。

一个是大唐的忠魂义士,英烈之风山高水长,让他深为动容。

另一个更是绝地翻盘,力挽狂澜,改写了整个战局,真无愧于千古战神的身份。

这都不满分,还有什么是满分?

李世民赞叹之余,也没忘了把欧阳修分享的《新唐书.张巡传》,扒拉出来再读几遍。

欧阳修作为一代宗师,大宋文坛领袖,文章质量自是卓尔不群。

《张巡传》洋洋洒洒三千字,以慷慨淋漓的风度,锐利深彻的词笔,从细处入手,将一切始末娓娓道来,描绘出了雍丘、睢阳两城鏖战的数年间,以张巡为首的守城殉难义士群像。

除了张巡,还有——

南霁云,三十骑奋勇冲出重围,向贺兰进明求援,被拒后不肯留下赴宴,自断一指,绝驰而去,抽矢回射佛寺浮图,誓灭贺兰。

陆夫人,张巡的姐姐,本可以南下临淮保全性命,但依旧选择了留下,有时披甲登城,有时穿行于军营中,为士兵缝补衣衫,亦在城破时被杀。

李怀忠,初时从贼,在张巡的劝说下倒戈归正,最终守城到最后一息,一同殉难,宁死不降。

……

太多的就义者,太多的苍凉孤魂。

“唉”,李世民读到此处,不由掩面叹息,只觉满纸史书,一字一血泪,实在是不忍再读下去。

将士们甘愿为之出生入死,绝不辜负的那种信仰,不是别的,正是他打下的这片江山,是他现在所处的这片土地,是倾尽心血为之付出一生的大唐啊。

他又怎能不满怀悲伤,潸然泪下呢。

殿内,一同集会的贞观官员们,也是长吁短叹,沉痛不已。

众人过了好久才缓过来,互相看看,见全场都在拭泪,无一幸免,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张巡当然人格高尚,但史官欧阳修的文笔也确实有点东西啊!

在座各位都几经世事沉浮,却还是被他三言两语的叙述拨动心弦,为之悲,为之哀,为之凄绝。

可见,欧阳修的文字极其富有感染力,堪称不可多得的史书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