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许愿墙上绽放出一道光芒,将霍去病跨时空接引到了睢阳城。

“为保证双方安全,在完成愿望期间,除许愿人、揭榜人双方以外,所有该位面成员暂时屏蔽天幕。”

随即,镜头切换到张巡视角,开始播放他的情况。

“这是睢阳之战的第七个月,大军围城,城中粮食已尽,以茶纸、树皮等物为食。而现在,这些能吃的东西也已经吃完了。”

“万般无奈之下,一些没有战力的城中老弱,便被端上了餐桌——”

万朝观众:使不得!

冠军侯已经带着粮食来了,你们快刀下留人呐!

【作者有话说】

开文啦,感谢大家青眼,希望每个读到这里的人都能天天开心,生活愉快!

阅读tips:

文案有的都会写,但顺序不定(严格按顺序的话,本文应该叫《历史许愿墙:开局霍去病救张巡》...把幼安放在文名里是因为他戏份最多,不是因为他第一个出场hhhhh虽然很快就到他了!)

群像文,试图写出每一个历史人物的弧光,拒绝脸谱化,所以节奏较慢。

设定是每个君主都有一个独立位面,这也就是为啥奉孝和丞相可以同框出现!他们来自不同时代hhh

大概有少量的外国人在天幕评论里出没,但不能够参加活动,赢取奖励

2

第2章

◎杨坚:朕真的,好一个大冤种◎

至德二年(757),睢阳城。

鏖战方歇,张巡指挥守军,暂时打退了一波叛军的进攻。

城头残阳如血,所有人无一例外地带着重伤,都疲惫不堪,席地而坐休息。

张巡从城墙上远望,但见余晖所照之处,一片断剑残甲,苍茫烽烟,旌旗也摇摇欲坠,整座天地都浸没在这无尽苍凉的血红色中,根本看不到尽头。

同样看不到尽头的,还有这场漫长的浩劫。

自雍丘转战睢阳以来,一年多的日日夜夜,张巡和他的部下经历大小四百战,斩敌将三百,兵卒十余万,只为守护江淮屏障千里,至今未退半步。

守军们面临的局势,是饥饿、疫病、众寡悬殊、孤立无援……

这些,都没能让睢阳这座并不坚固的城池动摇,反而如同不可逾越之天堑一般,横亘在叛军进攻江淮腹地的道路上,仿佛金石捍卫,仿佛坚不可摧。

唯一能让他们彻底倒下的,只有死亡。

此时,太守许远拄着金戈,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望着他沉默许久,忽而面露一丝犹豫之色:“你决定了?”

张巡低头擦拭着沥血的剑刃,神色端肃沉静,缓缓点了点头:“走吧。”

许远欲言又止,最终长叹一声。

城中存粮皆空,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全部消耗殆尽,要想继续坚守下去,唯一的食物来源就只有——吃.人。

这种事,放在历朝历代都严重突破了道德底线。

即使是最混乱不堪的年代,即使是那位出名的“食人皇帝”,秦高帝苻登。

人家也只是选择在弹尽粮绝时,将敌人俘虏和死尸搬运回营地,当成军粮烹煮,从来没对秦国治下的百姓下手。

而张巡他们即将要吃掉的,却是睢阳城中的子民,是自己曾经立誓要保护的人。

张巡知道,自己一旦做出这个决定,就再也不能回头。

往后千秋万载,他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尽鞭挞与讥诮,千万人所指——即便,作为一个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他本该以极其正面的形象载入史册。

张巡提着剑,一步步向前走去,路的尽头就是一群被绑缚起来的老弱居民,即将被扔进锅里烹煮。

这条路很漫长,也很短暂,让他想起了一些从前的旧事。

开元二十九年,张巡青衫折桂,登进士榜。

后来许多个血战方休的永夜,他面对睢阳惨烈的战局,也曾追忆起那年曲江宴上的春风得意,长安城中的满目繁花。

世间最为残酷者,莫过于「得而复失」。

曾得到过,眼见大唐帝国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却又很快失去,万般繁华终归寂灭,冰消雪融举世皆悲。

张巡从来不是一个局外人,而是一个亲历者,正因为见过从前的盛世如虹是何模样,所以才会在社稷倾覆、沧海横流时,选择挺身而出,只手擎天。

此刻,对面的百姓都目光悲哀地望着他,隐含一丝祈求。

张巡面向他们,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长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