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好说好说。”黄先生道。

黄巧咳了一声,道:“爹,你这病就是从酒上来的,以后不忌口也就罢了,还拉扯上人。”

黄先生闻言,朝庄绍耀一笑,道:“吃菜吃菜。”

吃罢饭,庄绍耀和黄先生说了一声,先带着何二去渡头问询来往船只。

黄先生吃了两日的药,觉得不错,又在庄绍耀的陪同下,拿了十几天的药,又让老大夫新开了方子,备着好些后回去吃。

恰好明日有一艘贩卖南货的船要回南方,黄先生与庄绍耀一起问了,付了船钱,登上船。

临行前,黄先生建议两人装作叔侄儿,黄巧与庄绍耀是姐弟。庄绍耀心下明白,答应了。

天气渐冷,江水瑟瑟,两岸炊烟数行,几枚船行在水面上。

庄绍耀站在窗前出神,这水路与陆路风景自有不同。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原来是黄巧过来还书。

庄绍耀为了以防路上无聊,带了两本游记,黄巧见了借了去看。

“姐姐,快进来。”庄绍耀道。

黄巧笑着将游记双手奉上,问:“你在屋里忙什么?”

庄绍耀请黄巧坐下,倒了茶,说:“船晃得人眼晕,起来看外面的景。”

黄巧道:“我带了一丸治晕船的药,你要是受不住,就饭后和水吃了。”说着,她从腰间接下荷包,递给庄绍耀。

庄绍耀接过来谢过,问:“叔父还在睡?”

黄巧点头,又问:“天快黑了,你想吃什么,我吩咐船家去做。”

庄绍耀道:“什么都好。”黄巧笑了,道:“你也太好养活了。”

庄绍耀也跟着笑:“这是不挑食。”黄巧转身,偶然瞥见外面红霞满天,江天朦胧,不由得起身近前,赞道:“好美的景色,若是有笔,把这画下来就好了。”

庄绍耀站在她身边,道:“我学了几笔,只是这里没颜料,等到了金陵,我画下来寄给你。”

黄巧道:“好是好,只怕你忘了。”

“忘了什么,也不能忘了这个。”庄绍耀脱口而出。

黄巧脸上一红,别过脸,带出几分羞涩来,道:“我走了,等会叫小舍叫你用饭。”

第48章 成亲

◎我对黄姑娘是真心的◎

庄绍耀接了颜料,画了几副皆不称意。这日终于画出一副秋水远山图,出了门,他才发觉外面飘起了小雨。

庄绍耀路过黄先生的房前,里面无声,想必他吃过药已睡下了。

来到黄巧门前,刚要敲门,只听见里面有人吟诗道:“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庄绍耀听完,内心仿佛被细雨润过,一边敲门,一边道:“姐姐,是我,你好兴致。”

门开了,露出黄巧略显羞涩的脸,她穿了一件鹅黄绣竹叶梅花袄,鸭蛋青马面裙。

“快进来,外面水汽大。”黄巧一边请人进来,一边叫小舍:“少爷来了,去倒茶。”小舍放下花样子去了。

庄绍耀进来,屋子虽小但收拾得温馨,他不敢乱看,将画送给黄巧,羞惭道:“画得时候才知我眼高手低,不成章法,污了你的眼。”

黄巧展开端详半日,笑说:“你过谦了,画得真好,给我吧。”

庄绍耀忙道:“姐姐喜欢就拿去。”

黄巧将画卷起,笑说:“等上了岸,找个巧手的工匠裱上。”庄绍耀见画被黄巧如此郑重对待,后悔当日没有好好学画。

“姐姐喜欢杨万里的诗?”庄绍耀瞥见窗外的细雨,找话道。

黄巧说:“我刚才开窗见了细雨,内心感发,想起杨万里的这首小诗。若说喜欢的诗,说出来怕你笑话。”

二人正说话,只见小舍端茶进来,放下茶又自去了。

黄巧见庄绍耀看着自己等待回答,只好说了:“我喜欢李太白的《静夜思》,没有汪洋肆意的才气,没有瑰丽奇特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读着也是平淡的,但就是意味深长。

我七八岁初到京师,那年中秋爹爹被人叫去吃酒,独留我在家中。我趴在窗口望外面的月,想起了家,乡愁绵绵,不绝如缕,写乡愁不必《蜀道难》的瑰丽,就《静夜思》这样的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