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2)

庄绍耀就此在金陵留下,日日跟着马先生学习。

翻了年,北方的局势却不见好,匪患剿灭复起,家人分居两地,一颗心悬着始终不能落下。

庄绍光在这年秋天,又派庄绍耀北上,接亲人来金陵安家。

庄绍耀这次回去,秋风瑟瑟,路上所见比上次更加萧条,朝中摊派饷银,穷苦之家无钱缴纳只得卖儿鬻女。

白日行走,只见村落破弊,不见炊烟,但城中朱门内笙歌依旧,不免心生悲凉。

大哥有才有德,又有一腔忠心,闲居金陵,不见拔擢。今年春上有一道旨意下来,调他回京任职。然而两日后,又追来一道旨意,改了前旨,仍旧在江南任官。

就连大哥这样的忠心体国之人,也不知要说什么话了

一个多月后,庄绍耀回到家中,又提举家搬往江南之事。

灯光摇曳,映出庄进额头的皱纹,他沉默半天,问道:“北方攻破,逃往南方,若南方被攻破,该逃往什么地方呢?你难道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

庄绍耀听了,忽然脊背上一寒,忍不住打了冷战,勉强笑说:“爹,朝局不会糜烂至此吧。”

庄进抬头,灯光在眼睛里跃动,那里蕴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的智慧。

“不走,我决定不走。告诉你大哥,我不会离开这片土地。”庄进坚定地说道:“在这片土地上,我或许能活,但离了这片土地,我会死。”

庄绍耀的年纪太轻,经历太少,着实难以明白庄进的话,并将其归为固执,又劝了两句,但却如一阵风刮过庄进的耳朵,并没有起什么用处。

庄绍耀在家住了一个月,无功,且又被庄进催去金陵读书。

“爹,你不想离开这里,难道我就想离开?”庄绍耀明显有些不服气。

庄进说:“你年纪小,就像种子,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根发芽,不像我和你娘。”

沈母伸手给庄绍耀理衣裳,理完退后一步,上下打量端详,说:“你长大了。我在信上与你大哥说了,你的婚事由他做主,若是碰到合适的就直接定下。”

庄绍耀说:“大哥选的,我不一定喜欢。我要自己选个称心如意的妻子。”

庄进喝道:“又说胡话了。”

沈母则笑说:“小夫妻情投意合也重要,若是夫妻不睦,今日打明日吵,搁谁身上也受不了。”

庄进一顿,说:“你就疼他吧。”

庄绍耀笑了一声,行囊已经收拾妥当,正要走,就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之声,原来是沈绍祖带着家人过来送他。

沈天明笑说:“幸好没来迟。”他说着便把打包好的酱菜、糟货和腌货给庄绍耀装上,说:“这些东西热一热就能吃。”

庄进要推辞,沈天明按住他的手,说:“穷家富路,宁愿路上累些麻烦些,这些吃的都要带够。你不用去,让绍祖送他。”

沈绍祖亦笑说:“我来送他,送到府城。”原本是庄进驾着自家的骡车送他到府城,在府城的车马行雇一辆大车驮行李。

庄进见沈绍祖这么说,便说:“也好,你与董三一起去。”

庄绍耀一把搂住沈绍祖的头,两人头碰头,只听庄绍耀低声说:“家里交给你了。”

沈绍祖回:“你放心。”庄绍耀这才松开沈绍祖。两兄弟并董三,以及在南京雇的何二在晨光熹微中往府城去了。

到了府城,兄弟分开。庄绍耀与何二沿着官道朝南边去了。

行到淮南时,主仆正在进一家客栈歇脚,突然被人叫住:“庄三公子?”

庄绍耀寻着声音望去,就见一位面色青黄的中年男子朝自己招手,瞧着有些面善。

他走过去,问道:“老丈可是叫我?”

中年笑说:“就是你,你可还记得我?”

庄绍耀闻言,端详中年的脸,脑子里忽然浮现一个人的名字,惊喜道:“你是黄先生?”

庄绍耀在京师时,跟着兄长参加过胡巡抚的宴会,不免被胡巡抚等人考较,因而认识了胡巡抚的幕宾黄先生。

庄绍耀觑见黄先生的面色,吃了一惊,这黄先生的脸色怎的这么差,便问:“黄先生,怎么到了这里?”

黄先生请庄绍耀坐下,咳了一声,说:“此事说来话长。”

庄绍耀正要坐下,这才注意到黄先生左右坐了两个小厮,头戴破毡帽,身穿旧衣,连黄先生的衣着也十分寒酸落魄,又是吃了一惊。

黄先生左手边的小厮起身让座,庄绍耀道谢时,对上这小厮的眼睛,那是一双明亮的丹凤眼,眼里的灵秀之气扑面而来。

庄绍耀刚坐下,就见对面的小厮也起身,给刚才的小厮让座,自己坐到下首,心中纳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