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那娘你的意思呢?”庄绍宗问道。
沈母笑了:“你们都去都去,我们现在还年轻,等年纪大了你们兄弟恐怕不好出去了。”
庄绍宗道:“娘,你可真是全天下最好的娘和婆婆了。”
沈母闻言笑起来,挥手道:“走吧,这事我与你爹说。但只有一条你务必要谨记。”
“娘,你说。”庄绍宗洗耳恭听。
“你大嫂和媳妇是女人,耀儿绍儿几个年龄尚小,你务必要保护好他们。”沈母道。
庄绍宗一口答应,道:“这个自然。”
沈母应了此事,让庄绍宗回去读书。阿宝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扑向庄绍宗,亲了他几口,然而兴奋地踮起脚直转圈圈。
“不行,不行,我要回去给爹娘说一声。”阿宝捧着因兴奋而泛红的脸。
庄绍宗连忙拉住阿宝,劝道:“先别去,娘同意了,但爹还不知道呢。”
阿宝凑近庄绍宗,自信满满道:“娘同意了,爹一定会同意的。不信,你就等着瞧。”
庄绍宗听到这话也笑起来,显然是十分认同。
阿宝摇着庄绍宗的衣袖,赞道:“我这是遇到了好人家。早先我爹娘说公婆好,嫁过来一生顺遂。我原不信,现在是真信了。”
庄绍宗故意带着醋意道:“你难道没有看上我?”
阿宝拿小拳头锤了一下庄绍宗,嗔道:“说什么胡话呢?”
庄绍宗年轻秀美,温和体贴,又有举人功名,阿宝是越来越喜欢他。
不知沈母是如何与庄进说的,反正次日庄进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地把庄绍宗叫去,叮嘱他要照顾好家人。
庄进和沈母这边没问题了,沈家却出现新问题。
沈舅母担忧路上不安全,不想让沈绍祖出门,只说东山书院也挺好。书院这些年陆续出了不少举人,何必舍近求远。
“从汝县到京师千里之遥,饿了、冷了、病了怎么办,我听说路上不安稳,匪祸横行,坏人碰到人就杀……”沈舅母说着说着,声音仿佛哽咽起来。
听到这话,沈绍祖的想法有所动摇。
沈天明在屋内沉默半响,才道:“光儿邀请绍儿过去是出于好意,东山书院虽好,但对于京师而言就是乡下的小私塾。”
“但是,你娘说得也不无道理,你才十二岁,路上万一发生什么,我们也不放心。”
沈绍祖看了眼父母,犹疑道:“要不我还是不去了?”
沈舅母紧跟着道:“你长大一些再去也是一样的。”
沈天明道:“我明儿先去问问姐夫,看他什么打算和安排。”
沈绍祖内心是想着去京师的,但是他不想让娘担忧,于是犹豫起来。
次日一早,沈天明就骑着毛驴到庄家去了。
远远看见庄家气势轩昂的宅院,他心中止不住地感慨,往前推二十年,谁能想到当年借钱买考卷的庄进竟然攒下了这样的身家?
然而,沈家依旧是原来的模样,现在的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
幸好绍儿有本事,考中秀才,等将来沈家也会像庄家一样起高楼,光门楣。
沈天明将驴子交给仆人,问起庄进,仆人说他在观音庙教课。
“观音庙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怎么不招个人?”沈天明小声嘀咕完,转身去找了姐姐。
沈母见了弟弟十分欢喜,亲自给弟弟倒茶,问起家中是否安好。
寒暄后,沈天明说起去京师的事情来:“兰芬担忧路上不安全,心中正为这件事担忧呢。”兰芬是沈舅母的闺名。
沈母闻言笑起来道:“是这件事啊,老大媳妇说一路走官道,路上在驿站歇息,倒也安全。”
沈天明道:“绍儿年纪小,不止兰芬连我也担忧。”
沈母道:“耀儿也去,有他大嫂和二哥在呢。好男儿志在四方,趁着现在有时间多出去走走也好。”
沈天明听了,沉思半响,决定道:“耀儿去,绍儿也去。我回去劝兰芬。”
说完,沈天明又道:“姐,这去京师的费用,我们自己出。”
沈母摇头道:“不过一双筷子的事情,值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