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苏蕙仙郑重地点头,阿宝欢喜若狂道:“我明日就拜大嫂为师,让大嫂教我写诗。”

苏蕙仙笑道:“那我觍颜当了你的老师,不过既然是拜师,定要选个良辰吉日。半个月后是个好日子,给我留些时间,我也准备准备。”

“好,到时大嫂可不要忘了啊。”阿宝道。

“一定不会忘。”苏蕙仙笑着道。虽然弟妹没有理解自己的真实意图,但过程不重要,结果对了就行了。

阿宝回去后,在庄绍宗的书房翻来翻去,找到了一本唐诗,拿出来如获至宝,并对夫君炫耀:“大嫂教我写诗呢,你会写吗?”

庄绍宗摇头,阿宝更加得意了,抱着唐诗仔细翻看。突然,她的脑袋灵光一闪,发现与大嫂交谈中未曾注意到的盲点。

【作者有话说】

1--资料参考故宫博物院首饰之银镀金点翠穿珠流苏。

第18章 融入

◎让我享受享受蓝袖添香的滋味◎

当时阿宝的关注点一直在大嫂如何读书、如何学韵、如何做诗上,但她现在突然想起大嫂连续提了几次督促大伯子读书的话。

现在看来,苏蕙仙教自己做诗是真,提醒自己不要粘着夫婿也是真。

阿宝眉头微微一皱,她对大嫂婉言说教她的新婚生活有些不悦,但又不能不承情。

她不仅是庄绍宗的妻子,还是庄家的儿媳,若是一味地缠着夫婿,阻挠他上进,只怕公婆都不乐意。

庄绍宗见阿宝先是兴高采烈,不一会儿就满脸郁闷,对书出神,便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

阿宝握住庄绍宗伸出的手,坐在他怀中,揽着他的脖颈,仰头问:“你为什么不只属于我一人,就像爹和娘?”

庄绍宗不解笑道:“咱家家风清正,没有纳妾媵的规矩,我不是你的,还能是谁的?”

阿宝嘟着嘴,摇头道:“不是这个哩,你看啊,你要读书、要友悌兄弟、要孝顺爹娘,好多事情呢。这样一来,与我相处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庄绍宗明白过来,一手刮着阿宝的鼻子,道:“我还要孝顺岳父岳母,看顾族人……不过,娘子在我心中最重要。”

“胡说,我才不相信呢。”阿宝嘴上说着不信,脸却笑出了花。

想及岳父家中情形,庄绍宗竟然羡慕起阿宝的无忧无虑来。岳父岳母将阿宝保护得极好。

“咱们是一家子,世道不好,家里的人就要劲儿往一处使,心往一处用,才能安然渡过困难。”庄绍宗缓缓道。

“两个人固然好,一旦遇到困难,恐怕就是灭顶之灾。但有一大家子就不一样了,你帮我,我帮你,每个人分担一些,咬咬牙就能渡过去。”

“大哥在外做官,他的功名和官职让咱家门楣光耀。我呢,也要为大哥着想,在家要读书将来考中功名入仕帮衬大哥,也要照顾好父母,使大哥无后顾之忧。”

阿宝听得认真,一双眼睛盯着庄绍宗,仿佛在发光。

她非但没有因夫君表明要将精力分给其他人而生气,反而觉得这样的夫君格外真实可靠。

“那这么说,我也有很多事情呢。爹娘只有我一个女儿,我孝顺他们,也孝顺这边的爹娘,还要与妯娌们和睦相处,还要、还要学诗……好多好多事情呢。”阿宝道。

庄绍宗笑起来,赞道:“阿宝姐姐果然聪慧,举一反三,能得阿宝姐姐青睐,小生三生有幸。”

阿宝从他怀里跳出来,嗔道:“好好说话,别乱动。”

庄绍宗笑道:“官员也有婚假,再说你半个月后学诗,咱们新婚燕尔,别人都会体谅我们的。”

阿宝闻言脸色一红,伸手掐庄绍宗的胳膊,道:“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呸,不要脸!”

庄绍宗闻言哈哈大笑,道:“来,我教你看唐诗。”

“上面的字我还不认识吗?我自己会看,看你的四书五经去,别耽误我上进。”阿宝下巴一抬道。

庄绍宗道:“我读了十多年的书。”

“唐诗一看就懂。”阿宝随意翻开一本念道:“……瞿……瞿塘夜水黑,城内改更……筹……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1”

“瞿塘在哪儿?翳翳是什么意思?”庄绍宗笑问。

阿宝吸了一口气,将唐诗放到桌子上,坐在庄绍宗读书常坐的椅子上,道:“你来说,让我享受享受蓝袖添香的滋味。”

“好好好,二奶奶你坐好。”庄绍宗试着做一位合格的蓝颜知己。

庄绍宗考中秀才后,除了四书五经,山长布置了不少阅览其他书籍的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