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曹母想起阿宝刚才说的亲家母亲自做活的事情,准备将那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换成实用的,比如吃的用的穿的。
“你呀,不要仗着财势一心想压过你大嫂。”曹母止住想要反驳的阿宝,将道理给她掰碎了讲:“不说你婆家,就是咱家,因为这个联姻,咱们上下打点的钱就少花了不少。这是人情,我、你爹还有你都得承。”
“你们小夫妻承老大家的光,倚老大家的势,虽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但也有句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你们夫妻要心里明白。”
阿宝闻言觉得有理,点点头道:“大嫂人还挺好的。”
曹母这边用心教导阿宝如何与婆婆妯娌相处,而大厅里曹员外问起庄绍宗未来的打算。
庄绍宗回道:“大哥说我文章不行,明年考试怕是无功而返,要我用心学习。”
曹员外叹惋说:“要是光贤侄儿在京师就好了,你直接去京师,一面跟着光贤侄儿读书,一面还能试场,岂不便宜?但现在光贤侄儿不在京师,现在路上也不安稳,教人担心。”
庄绍宗也是感叹,脸上笑道:“家父也是这么想。我想在家里也是一样,苏山长让举子每月都去书院交流。”
“苏山长是个有能耐的人,教书育人不在话下,我听说江父母要请苏山长担任教谕,不过被苏山长拒绝了。”曹员外笑道。
庄绍宗闻言笑起来:“如今书院一下子出了四位举人,山长一心想着把我们培养成进士呢,江大人要失望了。”
“庙堂江湖都是为朝廷培养人才,一样的。”曹员外说着突然想起一事,道:“我这些年买了一些书,也没时间看,你找找哪些对你有用就带回去看。”
“一大部分是从江南买来的,我听说会试与其他考试不同,要多看书,你要是觉得有用都拿走也行。”曹员外说着笑起来。
庄绍宗听到书眼睛一亮,拱手道:“小婿要多谢岳父了。”
曹员外将庄绍宗领到了……库房,招呼仆人一本本将书拿出来。
庄绍宗囧囧地看着一切,他这岳父买的书挺杂的,风月小说戏本游记应有尽有,不过好东西真不少,里面有不少文人诗作以及经史文集。
庄绍宗将要看的挑选出来,发霉虫蛀的不少,这让庄绍宗十分心疼。他回头对岳父道:“岳父,这些书若不需要好好保存,只怕过几年就不能看了。”
曹员外道:“我哪里懂这些,不如你把这些都带回家看。”
庄绍宗立即摇头,书籍贵重,他哥寄回一部《史记》全家都小心翼翼地看,生怕丢了脏了。
曹员外摆手道:“我飘零半生,只有你和阿宝两个后辈,好东西不留给你们留给谁,你若看上了随便拿。”
庄绍宗连忙道:“不敢当岳父厚爱,小婿心中难安。不如这样,小婿过几日与娘子一起过来,晾晒书籍。”
曹员外连声道好,庄绍宗见无事,就亲自收拾起书籍,一些受损严重的挑出来,让人拿到外面晾晒,并且登记造册。
他一边收拾,一边与曹员外说话,不知不觉时间流逝,还是曹母过来叫人吃饭,二人才离开库房。
曹员外家的库房中并非只有书,但是庄绍宗的关注点只在书上。
第17章 妯娌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曹家的回礼让苏蕙仙心情愉悦,两套杯碗碟盏,几口袋各色米粮糖盐腊肉,十匹厚棉布并一石棉花。
苏蕙仙并不觉得曹家以财势压人,也没有所谓的“文人骨气”,她看到的是曹家的体贴。
更何况这些东西是曹家送给庄家,而非送给她自己。
这些东西家中上下都能用得到。眼瞧着进了冬天,要为仆从缝制冬衣,棉布与棉花正好用上。
阿宝回来后,想起母亲的话,决定要对大嫂好。她对人好的办法就是撒钱,幸好她的脑子还在,没有直接送钱,而是选择送金银首饰。
“大嫂,你忙呢?”阿宝笑着推门进来,看到苏蕙仙正在看书。
苏蕙仙笑着起身,让她坐下,问:“你在家中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阿宝坐下,顺势将手中的匣子放到桌子上,回道:“都好。大嫂,我近日整理东西,发现一只手镯特别适合你,便取出来送给你。”
她说着将匣子打开,露出一只镶嵌红宝石的金手镯,光重量看着就有二两。
苏蕙仙哭笑不得,将匣子推回去道:“我自己有首饰,这是好东西,等你们有孩子,将来留给孩子。”
阿宝作为新娘听到“孩子”二字,脸色一红,又将匣子往回推,道:“这是我送给大嫂的,你不要就给宁儿做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