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2)
柳又春朝苏蕙仙道:“苏夫人,我与王姐姐就住在观音庙后,这两三日叨扰苏夫人了。”
苏蕙仙看着两位美人,王微虽身材高挑面带英气,但其实身形纤弱。至于柳又春,苏蕙仙见过她骑马射箭,但会骑马射箭的,不一定能忍受住锄地拔草。
“苏夫人,你难道不信?”柳又春眨着眼睛道。
苏蕙仙微笑:“我当然信你们了。后面有两间是学堂,学生这几日放了假,只有一个和尚,平日经常打扫。”
苏蕙仙说罢,就叫来丫鬟,命她带人去收拾观音庙后院。柳又春与王微也叫了自己的丫鬟跟去布置。
大约半个时辰后,丫鬟过来说都已收拾妥当。苏蕙仙将两人带到观音庙。路过观音庙时,柳又春与王微停下脚步,进了殿宇,跪拜观音,然后才跟着苏蕙仙去了后院。
后院种着两棵柿子树,时维九月,一颗颗橙黄色的柿子挂在树间,地下落了几片树叶。
苏蕙仙将人送来后,连声道歉。这屋内与府城相比着实简陋,只有一床、一桌、一柜、两椅而已。
柳又春与王微均不在意,一路而来,二人见天地辽阔,碧天黄叶,秋日胜春朝之景,已是满足,更不用说观音庙静谧祥和,且又有片瓦折身。
苏蕙仙事忙,留了一个丫鬟跑腿,自己回到家中处理其他事务。柳又春与王微相视一笑,回屋换上粗布衣裳,洗了妆容,卸了钗环,带上仆妇在村中游览。
桃花沟因村前的一条河而得名,河两岸种植桃树。只是近几年天多干旱,河水下降,如今只有膝盖深,碧莹莹的,偶然有几只水蜘蛛荡起几圈涟漪。
柳又春二人顺着河水前行,泥土的清香与草木的味道混杂在一起,脚下是厚实的土地,头顶是广袤的天空,眼中是无垠的褐色田野。
这是柳又春与王微不曾见过的景色。
“王姐姐,你常看游记,这样的景色可曾入你的眼睛?”柳又春问道。
王微道:“虽无群山之奇,也无河湖之秀,但是却……厚重。”
柳又春似懂非懂,一边走一边道:“咱们以后离了乡,只怕这样的景色就难见了。”
王微听到这话,回身对柳又春摇头道:“你我皆如浮萍,飘扬如絮。”哪里都不是家。
柳又春闻言一滞,心中涌出一股愁绪,天空中飞过一群大雁。
“北雁南飞,狐死朝丘。雁狐如此,何况是人?天地之大,总有我们的栖身之处。”柳又春突然道。
王微感慨道:“但不知何处是我们的栖身之地。”
“管他什么地方呢?或是缁衣青灯,或是浔阳江头,或是孤坟野岗……”柳又春笑了一声,道:“咱们说这些做什么,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难道就伤春悲秋不成?”
王微笑起来,拉住柳又春的手,相携往前走,道:“是呀,难得妈妈放我们出来闲逛,不要负了光阴才行。”
柳又春赞同道:“别人大喜的日子,咱们说这些做什么?谢天谢地,庄家选了《牡丹亭》,而没有选什么‘加官’‘送子’‘封赠’之类无聊得要死的戏。”
王微道:“是啊,当时苏夫人写信过来说唱《牡丹亭》,让我又惊又喜。”
说完,她抬头看向旷野,道:“这样空旷的地方最适合吊嗓子。”
柳又春与王微渐渐远去,田野上传来悠远的歌声。
第14章 婚礼
◎能不能让庄绍宗入赘咱们家啊◎
婚礼前一日,曹家人过来铺房,摆好床榻,挂起纱帐,铺上地毯,又放好各种摆件。
婚房焕然一新,一切都准备妥当,只待两位新人入住。
阿宝坐在梳妆台前,镜中少女眉头紧锁,往日的情思换成了惶恐与不安。
曹母站在阿宝身后,拿着一把檀木梳为女儿梳发,一边叹,一边道:“阿宝,你长大了啊,眨眼间就要嫁人了。”
阿宝的双手不断攥着衣角,转头道:“娘,我不想嫁了,能不能让……让庄……庄绍宗入赘咱们家啊?”
曹母的离愁别绪瞬间被阿宝这话扭成了哭笑不得,她伸手用力点了下阿宝的额头,道:“都是你爹将你惯坏了,就你这个脑子,要真找个入赘的,你能把控住全局吗?”
阿宝噘着嘴,不服气道:“我当然能啊。”
曹母一脸不信,坐在阿宝的身边,说起庄家的好处:“庄家父母忠厚,儿子正直,你只要嫁过去,按部就班地做一位好妻子,便是一辈子平安喜乐。”
“这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好事呢。”曹母又点了一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闺女。
“羡慕什么?只要是个女的就能当妻子啊。”阿宝不理解母亲口中的好事。男婚女嫁,天经地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