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其中一人笑道:“看他们的年龄,定是今年才招来的学生。你们叫什么名字?”

四人都回了,这几人对今年招生都有关注,一听名字就想起了他们的成绩。

另一人笑道:“少年英才,可堪造就。”

苏山长道:“你们和我们一起吃饭吧。”

庄绍耀一愣,想到长辈赐不能辞,只好与伙伴们坐下。

饭菜还未上来之前,苏山长几人你一个问题我一个问题地考较四人,摸清了他们的底子。

四人的学问都十分扎实,便是义理不清,也都是因着年少的缘故。

好在饭菜上来后,苏山长几人就停止考较,让他们吃饭。

吃完饭,庄绍耀四人就被猫儿盯住的老鼠,忙不迭地找借口告辞了。

“这些都是孩子呢。”一人看着他们的背影,摇头笑道:“那个姓庄的是庄进士的弟弟?”

苏山长笑着点头,又道:“沈绍祖是绍光的舅家表弟。”

一人叹道:“他家倒是钟灵毓秀。”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羡慕。

庄绍耀出了食堂,拍拍胸口,心有余悸道:“吓死我了。”谁曾想去食堂吃饭碰到了苏山长?

“我也是,咱们要不回去吧。”沈绍祖道。

“走,走,赶紧回去。”邓宽和周敏二人也道。

回到宿舍门口,邓宽道:“我刚才没吃饱,我从家里带了果子糕点,咱们一起吃。不必客气,我家里就是卖这个呢。”

庄绍耀与沈绍祖对视一眼,让他们等一下,两人回到屋里拿出瓜子花生,四人一起吃。

二哥虽然将他们的行礼提前拿回来,但给他们带了不少炒货果子,两兄弟姑且暂时原谅他了。

【作者有话说】

1--资料参考《儒林外史》

第9章 庙会

◎爹,我娘呢?◎

庄绍宗兄弟在东山书院上学,阿宝在家准备嫁妆。

卢真娘跟着蔡婆婆学习刺绣,她人聪明又肯吃苦,大半年下来竟然绣得有模有样。

蔡婆婆与卢真娘捧着绣好的被套过去,阿宝看了眼,眉头微皱,摇头道:“这个绣得不好,莲叶不够翠,莲花不够红。”

“你们重新绣。”

蔡婆婆心中叹了一口气,再重新绣就是第四次返工了。

第一次是因为阿宝嫌弃凤穿牡丹的花样太俗,换成了并蒂莲花与鸳鸯。

第二次是因为鸳鸯的毛色不鲜活。

第三次是因为莲花要添几枝半开的。

“小姐,若是再绣,这被面就不能要了。”蔡婆婆劝道:“莲叶放到阳光下可翠莹莹的,莲花也是红艳艳。”

阿宝道:“这被子是晚上用,还是太阳底下盖?”

蔡婆婆沉默,与卢真娘出了小院,满脸愁苦,对卢真娘道:“绣线是从府城让人捎来的,已经是最翠最红的线。”

卢真娘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绣得不好拆了重绣,但是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两人一路愁苦地往回走,碰到过来探望女儿的曹母。

“这是怎么了?阿宝那丫头又闹了什么?”曹母一见两人神色,便问道。

蔡婆婆将刚才之事道明,曹母听完伸手拿起被面看了看,绣得栩栩如生,灵动无比。

“不用改,就这样了。明年就要出嫁,鞋子、手帕、衣服、枕套都要绣,哪有时间来来回回地改?”曹母拍板定下,蔡婆婆喜之不尽。

曹母带着丫鬟来到阿宝的院中,说她道:“你呀,越发挑剔了。一个被面而已,来来回回返工成什么样子。”

阿宝拉着曹母的胳膊道:“那是要天天见的,颜色不正不行。”

“那颜色我看着就正。”曹母坐在椅子上,阿宝给她端来茶水道:“我小时见过娘有一件衣服,翠得绚丽辉煌,那个才叫翠呢。”

曹母端着茶想了半响,没想起来,道:“你许是记错了,要真有这么一件,我怎么记不起来?”

那件衣服的翠影如浮光掠影地闪过,阿宝只记得翠得格外好看,其他的也记不起了。

曹母见阿宝努力回想的样子,笑了:“你呀,这是想要我的私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