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不过耽搁几日,明天补上就是,何必熬夜看书,伤了眼睛。”沈母在外面劝道。

“娘,我知道了,这就去睡。”庄绍宗忙应了,听到外面脚步远去,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他将拿起《牡丹亭》包了书皮,心道,原来这杂书也要好的词曲,又想起书中的杜丽娘,不免心中又怜又叹。

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2

他将书收好放到包裹中,才吹灯睡了,翻来覆去,睁眼到天亮。

辞别爹娘,他背着书箱出门,突然看见河畔的桃树下倚着一位佳人。

春风拂动,落英缤纷,佳人转头,嫣然一笑,朝他招手,口呼:“秀才,你过来啊。”

庄绍宗一愣,他认得这人,正是昨日所见的阿宝小姐。因着两姓通家之好,庄绍宗走上前,见了礼,问:“阿宝小姐,可有要事吩咐。”

阿宝笑而不语,从树上折下一支桃花,对他道:“想那柳梦梅折柳与杜丽娘共赏,我阿宝折花与秀才你共赏,可乎?”

佳人眼波流慧,人面桃花相映,庄绍宗心神已是酥醉,遂伸手牵住阿宝的衣袖,道:“姐姐,我与你去那边说话。”

庄绍宗渡过衣袖,牵着阿宝的手,转入桃花林,赴巫山之会,尽云雨之欢,软语温存,柔情缱绻。

欢好完毕,庄绍宗将阿宝送上来接的马车,临行细细叮嘱道:“姐姐,曹庄通家之好,我不是找人无门的柳梦梅,姐姐也勿要学杜丽娘惊梦沉疴。”

阿宝亦是不舍,含泪道:“我等秀才你来接我,共续鸳盟,莫要忘了,莫要忘了,莫要忘了!”

两人正执手相看泪眼,依依惜别,突然庄绍耀猴似的蹿出来,拉住庄绍宗的衣袖就走,急道:“二哥,快走,快走!你快迟到了!要上学去啦!”

【作者有话说】

12--资料引用《牡丹亭》。

第3章 以此玉为证

◎天要亡他!◎

庄绍宗白日见了如花美眷的阿宝小姐,晚上又挑灯读了《牡丹亭》,不觉情迷,带佳人入梦。

他心神恍惚地醒来,外面拍门声震天响。

“二哥,娘叫你赶紧起床吃饭!醒来没有?你要迟到啦!该上学啦!”庄绍耀披着春日的阳光,在外面如同惹人烦的鸭子一样嘎嘎乱叫。

“来了,来了!”庄绍宗带着怒气起身,发觉异样,脸瞬间羞红。

他已到了通人事的年龄,往日一心在圣贤书上,深信书中有黄金屋,梦中……

庄绍宗给了自己两巴掌,心中骂自己,阿宝小姐冰清玉洁,无媒无聘,自己怎敢如此亵渎?

简直枉为读书人。

庄绍宗起身换了衣服,打开门出去,门外的三弟早就跑了。

金灿灿的阳光泼了一地,天空湛蓝湛蓝的。

庄绍宗被董大赶车送到县城里东郊的东山书院,庄绍耀也一起坐车被顺便送到镇上私塾。

东山书院乃是百年前一位致仕的官员所建,他深感汝县文风不盛,建立书院,延请名师,至今仍是县里最好的书院。

庄绍光、庄绍宗都在里面学习,等庄绍耀过了十岁也会报考东山书院,像兄长一样为科举而努力。

汝县的士人与天下士人差不多,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在科举路上一直走下去,不管年老年少,直到中进士;一种是心中觉得科举无望,退而在乡里当个搢绅,教个学生,建设乡里,如庄进。

庄进在村里开馆,私塾就设在规模宽敞的观音庙。

这观音庙原本是一间茅草屋,但十多年前经曹员外资助,扩建成如今的模样,又从城里请来一位忠厚的和尚做主持,打理庙务。

庄进陪儿子参加院试,私塾的孩童无人教导,索性放了假。如今他回来了,就宣布开课。

中午放学,庄进回来,还未进屋就听到裂帛之声。

进门一看,原来沈母与潘妈正裁剪料子。沈母见了庄进,笑道:“潘妈快去端饭,老爷回来了。”

潘妈应了去厨房,沈母忙将料子收拾好。庄进问:“昨儿村里的贺礼钱都还给他们了吗?”

昨儿庄家宴请亲朋,来的人都送了礼,有送一钱银子的,有送两三分的,还有送几十个铜板的,最多的当数曹员外送来的一百两银子。

昨夜,夫妻记贺礼记到深夜,商量着将村里送的钱都退回去,只收几家亲戚的贺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