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2)
除了她最想知道的北境的情况,还有什么北地苦寒,他没有皮手套,手上长了冻疮,话里话外,就是让她给他做一双。
江清澜只觉好笑。
甭说她不会做,就是她会,也不可能为他做。
他这个人,惯是脸皮厚的,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
她上次就写了谢谢两个字,他又会成什么意了?简直得寸进尺,恬不知耻!
他骂她的那些话,还有朱明那事儿,直到现在,她一想到,也还是气结。
幸而信的后面,没写这些事儿了,而是说他遇到的一件奇事:
月前,一队将士因为夜间无法视物而误入陷阱。但谢临川说,那晚明明有月光,他看得清清楚楚的。
江清澜一见便知,这是夜盲症。如果是后天使然,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a来治疗。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很多,尤其是动物内脏。
如今,猪肉便宜,猪肝就是不错的选择。但猪肝很腥,难以下咽。
她花了不少功夫,用鱼肉、胡萝卜做辅料,终于做出了一种猪肝丸,取名为夜视丸。
虽然说不上好吃,但也不至于难以下咽。
在临安城里,找了几个疑似有夜盲症的人试过后,她赶紧就把制作方法写成了信,托了杨松寄出去。
当然,为防他想入非非,除了这方子,多的,她是一个字也没写。
但很久很久,她都没有收到回信。连信送到了没有,她也不知道。
承平十七年二月初一,辽国魏王耶律望率领军二十万,进攻朱从达镇守的河间府。
但三日后,人们才知,河间府为佯攻,耶律望的大军连夜奔袭防守薄弱的真定府。
真定守将谭青战死,城破。
二月十五,耶律望再破石家庄,一路所向披靡。
直到太原府,才受杨茂所阻。双方攻守二月,各有胜负。
因为长期的抑制武将政策,宋军的边防体系里,层层掣肘。
边防将士频繁调动,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文官担任的安抚使,则可否决武将决策;后勤粮饷亦为转运使所控。
这样的一盘散沙的队伍,面对辽国铁骑,往往一触即溃。
并且,直到太原被围,朝中的主战派与主和派仍争执不休。
承平帝也犹豫不决,一时密令杨茂死守太原,一时又派监军前往掣肘。
他自秋狩坠马后,身体每况愈下,又为战事忧心,竟有呕血之症。
六月初二,耶律望乘汛,炸开汾河河堤,引汾水灌城。
太原本苦守良久、粮草不济,大水倒灌终至城破。
杨茂中流矢而死,谢临川率军且战且退,在隆德府与前来救援的朱从达部汇合,终于抵抗住了辽国进攻。
早在太原城破时,承平帝就仓皇求和,辽国不允,指责其背信弃义。
又列举了其十大罪状,包括:勾结斡朗改与女真部,纵容边军劫掠,窝藏辽国叛将,等等。
承平帝无奈,仓皇退位。
六月十六,太子继位,改国号熙宁。
熙宁帝亦秉承求和政策,向辽国称臣,将太原、真定府、德州等地全部割让,并赔款三十万两白银。
此时天气炎热,不利进攻。隆德府之战辽军又败,辽国便接受了和议,于六月二十退兵。
如此,战事渐歇。
又一年盛夏,边境哀苦,临安城里,却是繁华依旧。
江清澜从外边回来,见杨柳招摇、莺燕如旧,蓦的就想起林升那首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也不是全无义士。
真定谭青、太原杨茂战死,有文人把二人的故事改为传奇,在坊间说书。
一是柳浪闻莺,一是城头浴血,两相对比,江清澜更是心中慨然。
待回了杏花饭馆,忆及历史书上国破家亡后百姓的惨状,她也怔怔不语。
王蕙娘却给她一个帖子:东平王府的那位老祖宗,请你去吃饭。
第68章 冰雪细料馉饳
江清澜吃了一惊。
上次梁婵那事儿,谢老夫人于她可是有救命之恩。
她既知恩图报,也喜这位老祖宗的豪爽豁达,经常命人送些杏花饭馆的吃食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