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2)

江清澜道:怎的哭了?

张月娘吸吸鼻子,仔细用绫帕揩了揩眼角:娘子勿忧,我这是高兴。

二人便拉着手,细细说了近况。

朱家主母和善,姬妾虽多,整体倒也相安无事,张月娘是吃穿无忧的。

只端午过后,她听说,朱明的那些妹妹们有的伤心欲绝,有的愤愤不平,闹得乌烟瘴气。她这才知道,是谢世子将标送给了江清澜。

她们没来给你找麻烦吧?张月娘忧心忡忡,这些王侯家的小姐,个个儿都骄纵得很。说起你,都是咬牙切齿的。

麻烦嘛,还真找了的,就是不知那日梁府那群小姐里,有没有姓朱的。

想起梁小姐那前倨后恭的样子,江清澜扑哧一笑:无妨,骂我又不能把我骂丑。她们也只敢做这点儿事了。

便把谢老夫人保她的事情说了。

张月娘听罢,终于放下心来,取过身边的食盒:那就不提那些事儿了。来,尝尝这个,我亲手做的。

青花碟子里,摆着一块块金黄色的豆腐块儿。

豆腐们明显是油炸过的,外面皱皱的一层豆皮,偶有一点儿焦黄色,有的软塌塌的,有的却鼓囊囊的。

还有两个蘸碟。

一个是干碟,用红的茱萸粉、青黑的川椒粉、雪白的盐粉调制的;另一个则是湿碟,看得出来的有豆酱红油、小葱和芫荽。

包浆豆腐!

云南小摊儿上便宜又美味的小吃!去大理旅游的时候,江清澜可没少吃。

夹起一个,先沾了干碟,用红红的茱萸粉把豆腐皮浸满,送入口中。

牙齿一碰,嫩滑的豆腐脑儿爆浆,明明没有声音,却好像能听见啵的一声似的。

内馅儿滑嫩,豆腐皮却嚼劲,还有茱萸粉的香中带辣、川椒粉的酥麻回甘。几种味道、几种口感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江清澜边吃边想:蕙姐姐是临安本地人,口味略清淡;郑阿兄是汴梁人,重咸;团团小孩子爱吃甜;虎子少年人总要吃肉。

其实,他们口味和她都有些差距,唯有张月娘,口味和她最恰不爱吃猪肉,而尤爱羊肉,口味偏酸辣,而不爱甜。

像这个包浆豆腐,换了其他任何人,甚至她自己,都做不出这个味道。

此后,江清澜便一边与张月娘闲话,一边吃包浆豆腐、又喝茉莉饮子,很是心满意足。

过了小半个时辰,江清澜觉得有些头昏,以为是吃饱喝醉犯困了,便想告辞。

张月娘却有些紧张,拉着她的手道:娘子,不急。月娘还有一事相求。说罢,她退后,盈盈拜了一拜。

江清澜跟她也没有什么冤仇,不过是当初她随朱明离开,自己有些寒心罢了。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如今看她过得好,江清澜也释怀了,就揉了揉太阳穴,道:

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力。又喝了一口茉莉饮子,硬打起精神。

张月娘眼睛一眨,泪像串珠一般,滚滚不绝。

娘子,你要记住,如果我做了什么对不起您的事,初心也一定是好的。

江清澜心中一紧,这是什么意思?

她立刻要站起来,却觉头昏昏然,脚步虚浮起来,腿一软,瘫坐在玫瑰椅中。

你她指着张月娘,却再也说不出话来。小几上,还剩不少包浆豆腐,那盏茉莉饮子已几乎见底。

聆泉院里,谢临川刚从江宁回来,听说梁婵的事,冷冷一笑。

他这个表妹,从来就是目中无人,他若是在,非得让她吐两颗牙齿出来不可。

还有福安公主赵芸姝,这个阴险而狠毒的女人

想到赵芸姝,他便问平林:陆斐呢?他不在,怎么陆斐也不护住她?

平林正要说话,朱明抢着说:他好像上苏州去了,编什么书来着。

朱明是专门来找谢临川喝酒的,把平林撵走,又给他倒了一满杯:

说他作甚,你马上就要去北境了,咱哥俩儿个,今天一定喝好!

谢临川皱了皱眉:你这什么酒?怎么劲儿这么大。

他从来千杯不醉,怎么今日才喝两壶就昏昏沉沉的。

朱明嘿嘿一笑:铁薛楼最新的瑶醽酒,新酿的,酒劲儿是要大一些,咱哥俩儿今晚上不醉不归!

我跟家里那臭婆娘招呼都打好了,今晚上就在你这院子里睡了!

半个时辰后,谢临川神思昏昏,让朱明扶着送到了内寝,跌坐在案牍后的小榻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