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1 / 2)

这事儿,我还是得提一下。三郎这两天去江宁府办差了,不然,肯定把梁婵那牙齿打缺,给你出气!至于你俩的事

江清澜心里咯噔一声,难道兜兜转转,她还是要当说客?却听谢老夫人又道:

三郎是个好孩子,只是性子有些急。你们的事,你愿意就答应,不愿意也没事。你如此的自尊自爱,他要是不明白,也配不上你。

江清澜一怔,眼泪差点儿涌出来。

她与谢临川的事,任谁都说,是她不识抬举、不知好歹。

便是王蕙娘,也三番五次地劝她别倔着了。没想到,真正懂她的,竟然是这位素未蒙面的老人。

她甚至,想喊她一声外婆。就是上辈子,那个永远对她好的外婆。

哪知道,谢老夫人还有一句:

你用不着怕他。他嘛,就是个空炮仗,阵仗大、声音吓人,但内里空。我教出来的孩子,不会犯浑的。

江清澜的心思立刻就飘忽起来。

他那样心高气傲的一个人,被他祖母比成空炮仗也就是草包、银样镴枪头,也不知会被气成什么样。

江清澜泪盈于睫,却扑哧一笑。

【作者有话说】

本章鲜花宴中提到的菜,参考网络文章《云南美食文化鲜花宴》。

发现大家对男主男二都不满,多说几句。我写文有点现实向,人物的行为与自己的利益与立场息息相关。

男主一个从小众星捧月长大的人,他的优点是高富帅、执着,以及后期家国天下的正义感、强大,缺点是高傲、脾气急。

他对女主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从对故人之女的爱护、想征服,慢慢到后期的欣赏、尊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相处中,发现目标一致。

男主从小就想改变重文抑武的政策,女主最恐惧靖康之耻的重演。在这种双向奔赴上,才有互相的尊重、倾心。

男二肯定是犯错了,尤其对原身说,这个错不可原谅。但男二是一个纯粹的古代人,对古人来说,家族的利益大过天。

在前期,女主对于男二的选择是一种局外人的理解但不认同的心态。

后期,因为发现自己身入局中,男二是三皇子派系,男主又频频气她,从深深恐惧靖康之耻这一点,她脑中瞬间出现和男二站在一起的想法,是符合逻辑的。原身值得同情,但生死攸关前,自己的命运才更重要。

然而,男二终究是男二。

随着剧情的发展,男主可以主导局势的变化,完成女主的心愿,男二却不能。所以女主和男主是cp,男二从故事一开始,原身去世,就注定以悲剧收场。

后续的故事偏朝堂戏一点。女主、男主、男二在家国大义的大是大非面前,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看文是为了放松,如果大家看了此文觉得难受,一定是我写得不够好,抱歉。

第63章 包浆豆腐

初夏时节,浓荫匝地。大内后苑的树上,一串串的杨梅红得发黑,引得小鸟儿时不时来转悠。

流杯殿外的檐廊下,承平帝与安国长公主正坐着说话,皇长孙赵佑侍立在侧。

有宫人捧了新摘的杨梅来,盛在琉璃雕花盏里,衬得果子们浓艳可人。

承平帝自来多疑,对儿子们有些薄情,却对女子他的胞姐和女儿们,还有小孩子很好。

他尤其疼爱皇长孙赵佑,无他,这孩子实在太懂事了。

皇长孙赵佑,今年不过十岁,自小天资聪颖、有礼有节。方才承平帝让他坐,他一定要站着侍奉。

安国长公主摇着团扇,看着清俊的少年微笑,心道:太子羸弱,却生了一个好儿子。

承平帝忽道:我怎么听说,谢家三郎要去投军了?他可是东平王府的独苗,谢衍不管他了?

承平帝的语气平平,听不出来悲喜。

长公主为人和气,跟世家命妇们都走得近,有时候他方便不参与的事情,通过她,就好办得多。

长公主亲手拈了一颗红得发黑的杨梅,递给承平帝:儿女债,父母偿。他那个脾气,东平王怎管得住?

承平帝接过杨梅,在手里把玩着,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神色。

儿女债他的几个皇子都老成得很,公主却都骄纵。福安嫁去苏州,又守了寡。宝庆呢,还一团孩子气。

想到宝庆,他看一眼身边的皇长孙,怎么侄儿比姑母还成熟!他微微一笑,把杨梅递给皇长孙:你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