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2)
他微微侧脸,任眼角滑下一滴泪,我不过跟表妹吃了一顿饭,你竟然
潘氏先是面色煞白,游魂一般听着他说,沉默地立了半晌。
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这十年,她从台州一家卖豆腐人家的女儿,摇身一变,成为临安政商两道通吃的宋夫人。
种种过往,在眼前掠过。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什么芍药、芙蓉、表妹的,她早忘了!他倒一笔一笔记得清楚!
她摇摇头,眼泪滚瓜一般下来,却又咯咯地笑出声来。
宋文心中悚然。他从来怕她,今天不过是拿着了她的把柄,借题发挥。
这个毒妇怕是疯了!
潘氏边笑边道:好得很!好得很!宋文,你这个没用的男人,老娘这十年是瞎了眼了!
说罢,自己去案边取了纸笔来,刷刷地写了一通,把那墨迹未干的《休书》拍在宋文身上。
你要记住,是我潘香君不要你宋文了,是老娘休了你!
宋文目瞪口呆。
正月一过,就是早春了。
这几月,薛记的事,江清澜只管收钱,日子别提多惬意。
待到小阳春时,与轻薄春衣的风潮一起,在临安百姓口中流传的,还有诸多宫闱秘史。
承平帝宠爱陈贵妃,默许其逾制,佩戴中宫冠饰九龙四凤冠,此事传出宫闱后,遭台谏官猛烈抨击。
承平帝不得已将陈贵妃禁足,三皇子也被连累斥责。
另有一则桃色新闻。
某日,回京寡居的福安公主去西湖游玩,不甚落水,幸为秘书省少监陆斐所救。
福安公主有恩必报,屡赐文房四宝、名贵书画、金箔玉瓶与陆家。
每逢公主府开宴,必下帖请陆府寡母、长媳,在临安城里给足了她们面子。
关于福安公主与秘书少监的流言,渐渐不胫而走。
然而,到了二月中旬,这些流言蜚语,很快因另一件大事的到来而销声匿迹。
承平十六年二月十一,李德明宣布西夏建国,遣先锋三万,猛攻金明寨。守将李士彬苦守一月,破敌军内奸之计。
三月初九,李德明弃金明寨,迂回包围延州,宋将刘平、石元孙奉命增援,双方于三川口展开大战。
西夏兵强马壮、战力强悍,宋朝人城高粮足、兵多将广,双方互有胜负,僵持不下。[1]
边境战火纷飞,临安城里却是暖风送春、百花争艳。
春闱已过,有中举的士子受了新官,春风得意马蹄疾,亦有落第士子盘桓京城,且待来年。
一时间,各大酒馆茶楼里,年轻士子的身影络绎不绝。
杏花饭馆里,有嘴皮子溜的士子在吹嘘三川口之战:
那延州知州范雍,向来胆小怕事,若不是太子殿下令刘、石二位将军火速增援,延州如何守得住?
在座诸食客有的抚掌赞叹,有的感慨,有的想起一遇战事必定生灵涂炭,悄悄抹起泪来。
人群之中,唯戴软脚璞头、着青色葵袍的一人不言不语,只埋着头吃一碟子槐花饼。
此时天暖,春波河两岸遍开白色槐花,一路芳香。
这槐花饼,便是用新摘的槐花,混合鸡蛋、面粉,入油锅炸煎而成。
外层略焦黄,食时酥脆带焦香,里面则绵软湿润、鲜嫩无比。
初尝是蛋香,但牙齿咬到花蕊时,会有蜂蜜般的甘甜蜜汁渗出,混入蛋香、面香与油香中,滋味无穷。
槐花饼各处做法亦不同,偏好甜口的,爱在面粉中加饴糖,食之蜜味更足,有鲜花饼之趣。
杏花饭馆这款,却是花椒与白胡椒放得多。咸香微甜,有些椒盐金饼的滋味。
杨松正想得入神,忽觉有人撞他胳膊:杨兄,你怎么看?
他猛一抬头,先把嘴里的饼咽了,才激动地道:
好吃!真香!某小时候,经常一边放牛一般嚼槐花,这饼简直让某梦回童年!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杨松装作不知他们在笑什么,先茫然四顾一阵,接着也憨憨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