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2)
纸雕的西湖十景镶嵌其上,背后银烛照耀,光影流淌,似乎是断桥残雪渐渐融作春波、孤山梅影忽然绽开新蕊。
众人犹在为那花灯沉醉,忽听得噼啪一声,空中一阵巨响。
天上炸开硕大一朵金线牡丹,那花芯里又迸出无数小花,拖着碧荧荧的尾光掠过。
团团激动得拍手大叫,樱桃也呆呆地望着,看痴了一般。
愁闷数日,见此欢欣场面,江清澜亦感快慰。
自初四那日,江清澜从萧雅里口中得知耶律望、宗翰二人的存在,着实惊惶了好几日。
她甚至盘算了一番,她搭得上话的人中,唯有一个长公主,要不要给长公主提个醒儿?
但后来一想,以后发生的事,是否和历史上的一样,她根本拿不准。
且她如今这个身份,是如何知道那些未来战局的?这个来源不解释清楚了,那些事儿根本没法提。
后来,她又打听到,如今镇守边境的是大将军朱从达,素有威名。就算辽国来犯,边境将士不会如靖康之耻时一样,闻风而逃吧?
另一个,如今角逐上位的是太子与三皇子,没有哪个沉迷书画的,无论谁登基,总不会像徽钦二帝那般昏庸吧?
她犹豫了许久,还是决定先观察一番,再做打算。
天上的烟花告一段落,酒肆帘子上的铜铃忽地又乱响起来。
原来,是一群小童偷饮了屠苏酒,正戴着饕餮面具,嘻嘻哈哈地冲过街市,差点儿撞翻卖馉饳的担子。
这时候,团团已经拥到前方去,看高台上的跳百索、耍高杆了。
江清澜见郑旺、樱桃、虎子三人,像三个保镖似的,紧紧跟在团团身后,就也放了心,任他们去了。
她和王蕙娘两个,去了旁边的灯谜铺子上。
小小的铺子里,各色花灯挂得挤挤挨挨的。螃蟹灯、鲤鱼灯、芙蓉灯、仙人灯,应有尽有。
灯会上,自来是猜中灯谜便可得灯的。
江清澜便取下一盏仙人灯,见上面写着: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她心道,便是个日字。
王蕙娘却中意那盏螃蟹灯,正要请店主取下,却见一对二十来许的夫妇并肩走来。
那妇人手里抱着个娃娃,穿得浑身通红,戴一顶小绒帽,像个胖球儿一般,指着花灯咿咿呀呀地说话。
妇人便选了一盏灯,郎君顷刻就猜出了谜底。
小娃娃坐在妇人的手臂上,往前一倾身,立刻把那灯抓在了手里。
他流着口水,叽里咕噜乱说一阵,引得夫妇二人相视一笑。
这本是一家温馨和乐的美好画面,江清澜眼睛掠过那胖娃娃的脸时,却是一怔,心头浮起个可怕的念头。
一直到那家人从灯谜摊儿上离开,她犹拧眉注视着。
王蕙娘亦是目瞪口呆,轻声道:你也觉得像,是不是?
江清澜点点头。
那个孩子虽小,又胖乎乎的,但那眉眼,与张月娘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瞧着,有七八个月大了,与张月娘的生产时间也对得上。
江清澜立刻去街尾叫了一个小叫花子,给了他几个大钱,命他远远跟着那家人。
小叫花子回来果然说,他们到了甜水巷,进了一户人家的后门,那门口立两个石狮子。
他又用树枝,在土上把那个宋字歪歪扭扭地画了下来。
甜水巷宋家,张月娘以前的那家。
一时间,江清澜心里像油煎一般难受。
在杏花饭馆的时候,张月娘整夜整夜地流泪,连外间的小孩儿看一眼都不能,便是为她那怀胎十月,却连一眼也未曾见到的儿子。
她若是早知道儿子活着,还会去做朱明的小妾吗?
王蕙娘亦是唏嘘不已,拍了拍江清澜的手,叹了口气。
江清澜沉默良久,忽然道:抢人孩子,可以告官吗?
王蕙娘摇头道:哪里是抢,那妇人是主母,孩子本来就记在她的名下,月娘就是还在宋家,也听不见一声娘。
只是,这宋夫人做事未免太过狠毒了些。
当日,张月娘生产昏厥,宋夫人买通产婆及丫鬟,说月娘诞下妖物。
那东西出生后便死了,由她命人去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