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 / 2)
之所以得了这个名儿,后两者是因为食物有了荔枝之味儿。
荔枝腰子却是因为羊腰花入锅爆炒,受热之后,表面突显较多的点状,极像荔枝壳。
喝第二盏酒,上了奶房签、三脆羹;第三盏酒,上羊舍签、肚签。[1]
今次来朝的辽国使臣中,以二王子耶律望为尊。
他不过二十余岁,早已战功赫赫,北击斡朗改、西拒西夏,是辽国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奈何人无完人,他性子有些急躁,英勇有余,耐性不足。
他见这宋国人不过吃个饭,花样忒多。
呼啦啦的一群人,一会儿上菜一会儿撤菜的,酒却没喝几口,肉也不如在北边吃得尽性,便轻蔑一笑。
他举起一杯酒,站起来敬承平帝:
陛下,在下久仰中原文化。来临安几日,见庭树裹绢、画舫泛江,眼界大开。
来日,我辽国请各位殿下到析津府一游,陛下可要应允呀。那里山映斜阳、鹰击长空,才是好男儿挥洒豪情壮志之地。
承平帝端居高座,神色莫辨。
太子一直噙着淡淡的笑意。他身侧是皇长子赵侃,年岁虽小,却十分镇定。
三皇子低下头,略勾了一下嘴角。
耶律望这话说得刺耳,但承平帝没有发话,殿中其他人各有盘算,俱是大气也不敢出。
却听一声轻笑,一位英挺的年轻郎君施施然走来。那身墨色窄袖缺胯袍,衬得他鹤势螂形、豹姿虬筋。
这人正是谢临川。
他粲然一笑,直视着耶律望道:
既然辽国天地苍茫,四王子又豪情壮志,今天怎的,败在了我,临安府署一个小小末流之官的手下?
可见传闻未必是真。拳头硬不硬,打了才知道。
他如今是蹴鞠赛大功臣,又是英俊翩翩少年郎,一进殿,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方才,耶律望在蹴鞠场上处处为谢临川压制,比赛一结束,却不见了那人影子。
正要去打听,他自己冒了出来。
身侧的幕僚介绍道:此乃东平王三子谢临川。
耶律望微眯起眼。
五十年前,东平王这三个字,可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宋国与辽国、西夏并立,国土居于东边,半壁江山都是东平王谢山打下来的。
耶律望微微一笑,软了语气:原来是东平王府的谢世子。那在下,输得也不算冤枉了。
承平帝看见谢临川,心情大好,见耶律望让步,也软语道:
辽国苍茫,宋国富庶,我两国永结和平,是天下百姓之福。
日后若有机会,我的皇子们自然也会去辽国开拓眼界。
说罢,又命礼官上前,为辽国使臣追加了蜀锦、贡茶、汝窑瓷瓶等赏赐。
谢临川退后。
入席时,对上父亲谢衍冰冷的目光,他只惫懒地一笑。继而,没事人似的,夹起面前的鸳鸯炸肚就吃。
承平帝又想起一事,眼睛在人群中逡巡,问:陆斐陆爱卿是哪位?
陆斐出列,撩起袍子跪下:微臣秘书省下著作郎陆斐。
承平帝道:
朕记得你,承平十一年的传胪郎。亏得三皇子推荐,不然,朕岂非痛失一人才?说吧,要什么赏赐?
他方才看了,球虽然多是谢家三郎进的,却全靠这陆斐中传。
球品见人品,这人不疾不徐、稳中有序,比谢三郎那个毛头小子更合他的心意。
他还听说,谢三郎因为什么事把人打了一顿,人家也没有闹到御史台去,足见得沉稳持重。
但他在心中,斟酌了一下陆这个姓。
潭州珍珠贪腐案,祸首户部左曹郎中也姓陆,叫陆昀。
陆斐拜倒,不卑不亢道:
微臣听说,临安城中有一人,姓李名正,球技精湛,无人不知。
奈何此人因案沦为贱籍,日常蹴鞠,配银色面具出战,人称银面将军。
陛下心怀仁义,何不免他贱籍,也好展现我大宋泽被万世、恩加四海。
三皇子酷爱蹴鞠,李正这个名字,承平帝在他口中听过,似乎是受越王谋反案牵连的。
当时,承平帝尚且是太子,对这一案很有怀疑。奈何建德帝行事酷烈,他与臣子们都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