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2)
江清澜心知,何家小弟弟才几个月大,日常是春姐儿两姐妹在照管。而这白萝卜,是何家夫妇还她卤鸡腿的情。
思索间,余光瞥见张月娘眉头微蹙,似乎很是忧郁。江清澜便知,她是由婴儿拉尿这些琐事,联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对一位母亲来说,没有比失去孩子更痛苦的事了。
月娘实在太可怜了。
江清澜心中不忍,更不愿见张月娘沉溺于悲伤情绪中,便岔开话题:
咱们的羊汤用什么配着炖,我正犯愁呢。这白萝卜来得正好,你快把它们切了,我马上来炖。
说罢,迅速系上围裙,扎起攀膊。
其实,今天第一次买羊、吃羊肉,为着响应食客的需求之外,江清澜也另有一重打算。
购入杏花饭馆两间铺子,加上后面那块地皮,花了将近千两银子,但仍很划算。
尤其那地皮,是原来的主家生了重病,他女儿把地贱卖了,与父亲治病。
江清澜准备把地皮上的破屋子拆了,重建新院子。
这些日子,王蕙娘四处找人,便要开工了。日后,她们且得忙碌一阵。就先用这羊,吃一顿开工饭。
时近卯时初,晚市的人还没来,午市早已结束,最是清闲。
江清澜的羊肉大餐准备得差不多了。
便把腰上的围裙解了,在一边轻轻抖了下,挂在木架子上,招呼众人吃饭。
要说羊肉这等鲜美之物,各地有各地的吃法。
西北人爱烤,燕都人爱涮,川渝人则喜冬至喝羊肉汤,寓意一冬都不冷。
如今,他们有一整头羊,索性来了个大杂烩。
羊肉串是不可少的。
瘦、肥间杂的羊肉,一块块地穿在竹签子上,在小炭火上不停翻转。
烤得滋滋的,又冒油来又冒烟。
适时地撒上一把孜然,让每块肉均匀地蘸满。
红烧羊拐裹满枣红色的酱汁里,实在诱人。
这道菜要做成,可不容易。
要由冰糖、姜片、酱油、川椒与茱萸炒制酱汁,以白胡椒、陈皮、大葱等增香,再加白酒,经由小火慢炖。
足足一个时辰,才算大功告成。
成品颜色鲜亮不说,每一根拐筋都吸饱了汤汁,炖得软糯入味儿、q弹可爱。
而中间那一锅羊汤,正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是用来涮最嫩的羊肉,以及各色羊杂的。
香气四处乱溢,若非是在院子里搭的锅,铁会把人香得打喷嚏。
江清澜招呼大家:快坐啊,这羊*肉得趁热吃!
张月娘约莫对身份之别很是介意,历来扭捏。其他几人却从来大方。
团团大喇喇上前,一屁股坐满了一张小竹椅。
她瞪着黑葡萄般的大眼睛,眼巴巴、嘴馋馋地觊觎着羊串、羊拐、羊肉、羊汤。
还有人吗?咱们可以开吃了吗?
虎子双手一拍,笑道:哎哟,我闻着这羊肉味儿,都馋了一下午了!
打开竹笼屉上的小盖子,一排排白胖胖的羊肉饺子露出来。个个腆着大肚子,神气得很。
她用筷子夹起一个,轻轻咬下个缺口。登时,一水儿混合着羊肉香、大葱香的汤汁冒了出来。
又香又鲜,又软又烫!
虎子一口就把饺子包进嘴里,囫囫囵囵地乱嚼。结果,被烫得嘶嘶直吹气。
团团见状,哈哈大笑,自言自语道:饺子先凉凉,我来尝尝这胡萝卜手抓羊排饭吧。
小铜锅盖子一揭,但见一粒粒米饭晶莹剔透,夹杂着黄、橙两色的萝卜长条。
其中,还埋着无数根肉乎乎的小羊排。
最妙的就是,这羊排是三层瘦肉里,夹着薄薄一溜的肥肉。
吃起来既不绵柴,也不油腻。配着甜甜的萝卜、亮晶晶的米饭,着实是绝。
虎子见团团已化身饕餮,干完了一碗羊排饭,也笑她:
笨丫头,你用大米饭把肚子填饱了,羊肉火锅放哪儿呢?
团团嘟嘟囔囔:不怕不怕,我肚子大!
江清澜只想笑,回头一看,张月娘还在那儿别扭地站着呢。
便拉她坐下,亲自给她夹个饺子,笑道:这是你包的,快尝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