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2)
原是一道熟醉虾。
陶钵里盛了八九只大头虾,个个饱满肉多,呈黄橙色。
盖子揭开,浓浓的酒香扑面而来。
在现代,醉虾本是江南名菜,以花雕酒焖活虾,待虾停止跳动后,生而食之。
以前,江清澜绝不吃生食,但也见别人吃过。
到这个时空后,考虑到没有抗生素,吃坏了肚子不好治。纵然团团提了好几次,她也不许吃生食。
今天,着实是看着虾新鲜,王蕙娘她们又惯爱吃,才少买了些。她用了足够浓的酒腌制杀菌,以减少感染的可能。
现在,所有的大虾,都浸没在酱褐色的汁水里,使得虾壳与虾肉之间,有了一层清浅的褐色。
有的还在晃动着,让人错觉,虾还活着。
三片柠檬片、四颗干话梅、两枚桂叶,点缀在表面,颜色丰富、香气融合,招惹着人的食欲。
这种江南的清淡口味,配合爽辣的牛肉面,正是相得益彰。
很快,虎子把那斗大的碗吃了个底朝天。见醉虾又来了,他眼睛顿时比星星还亮。
放两个小孩子吃着,江清澜把王蕙娘叫到屋里,直言道:
蕙姐姐,你做女侩,每日需出走奔波。辛苦不说,还要与虎子分离。
我的饭馆马上就要开张,需要人手。我给姐姐一两银子一月,虎子一钱一月,就在我店里做事如何?
姐姐是个能干人,泥工瓦工、婢子女娘,都有人脉。虎子也有一把力气,待他下了学,帮忙挑些水、赶赶马车什么的,可好?
王蕙娘听了,一月一两,收入稳定,还不用到处奔波。何况,连虎子都有银子拿。
这天大的好事,她岂有不应的?
她一下抓住了江清澜的手。
第二日,二人去八字桥下铺面看过。此地原是一个包子铺,店主经营不善,退了租。
铺面不大,前厅只摆得下七八张桌子。好在东西齐全,后院有灶、有水井,甚至还有一溜小菜园,可以栽点儿小葱什么的。
二人一合计,制订了装修计划。
王蕙娘做了多年女侩,虽多是厨娘、绣女的人脉,但一打听,也寻得到好的装修工人。
她极为老成地道:
木匠、漆匠这些没有问题,我定找些活儿干得好,又便宜的。
只这店的名字,咱们得早些想好。早些把酒帘子做好,招牌挂上去,也早些网住些客人。
江清澜笑道:这个我早有主意。
她从外边捡了根树枝,在满是灰尘的桌子上,极为认真地写下四个字:
杏花饭馆。
王蕙娘略识得几个字,但对诗书一窍不通。
见状,她看一眼外边成荫的绿树,蒙然道:
这道上多是槐树与柳树,未曾见过杏树。取这个名字,是何意?
江清澜嘴角上扬,露出些神往之色:
如今是夏日了,春花凋零。
待到来年春天,暖风裹挟细雨,催得四野杏花初绽。
清晨雨霁之时,沿街定有小贩叫卖杏花,我们买上几支,插于饭馆儿的柜台之上,岂非市井之乐?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mingchao.html target=_blank >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撇去那些悲哀的外交政事,江清澜对宋代市井生活最初的想象,便来自陆游的这两句诗。
如今,她虽为果腹奔波劳累许久,内心到底还存有文化人的一片诗意。
身在局中,焉能不亲手去创造?
江清澜微微一笑。
【作者有话说】
此文最初的灵感,就源自陆游的这两句诗。纯音乐《临安初雨》与本文也很恰适。
第25章 雪霞羹莲房鱼包
◎江娘子,大骗子◎
今儿是个大晴天,天光甚是明亮。
时辰尚早,御街南段,各色早点店、小摊儿已开始了吆喝。
买包子嘞王楼山洞梅花包子
肉饼肉饼,曹婆婆肉饼。外酥里嫩,皮薄馅儿多的大肉饼
一条大街上,到处乱糟糟、吵哄哄的。
只是,到了临安府署这儿,气氛陡然变得肃穆起来。
两座石狮子凶神恶煞、威武十足。两个高大的士兵,面无表情地执枪肃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