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2)

宴泠昭住的是星级酒店,规定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所以如果客人点外卖,外卖员只需送到前台,再由前台转交给顾客即可。

宴泠昭接过纸袋,道了声谢谢。

服务员以专业的微笑回应:“不用谢,祝您用餐愉快。”随后转身离开,宴泠昭则关上房门。

转身回屋,将纸袋放在桌上拆开,取出里面的纸杯,接着插入吸管,浅尝一口,嗯......就是咖啡的味道。

宴泠昭端着杯子走向沙发,这时,窗外的天气骤然变化:原本晴朗的天空被厚重的乌云迅速覆盖,阳光刹那间被吞噬,整个城市仿佛被笼罩在阴影之下。

随之而来的是狂风呼啸,雨滴无情地拍打窗户玻璃。路上的行人纷纷加快脚步,慌忙寻找避雨处。

短短几分钟,街道上就已形成一道道“小溪流”,彰显着这场暴雨的猛烈。

幸好今天没出门。

这么说,还得感谢他不知原因酸痛的右手......

收回目光,舒适地坐到沙发上,宴泠昭一手握着温暖的咖啡,一手继续刷视频,好不悠闲。

***

时间倒转至昨晚凌晨二时三十一分。

g市第二人民医院,特殊重症病房。

陈国斌的身体被各种医疗设备包围,管道和导线如蛛网般连接着他的每一个重要器官。而他本人已陷入深度昏迷,面色苍白如纸,情况非常糟糕。

监护仪上给出的数据更是令人心惊胆跳。

主治医生此刻面临着一个残酷的两难选择:

如果药剂的现有剂量无效,他必须考虑增加用量。然而,这种特殊药物虽然能有效对抗寄生体,但对人体的负担极其沉重。加大剂量可能会直接导致多器官衰竭,但不加大剂量,陈国斌体内那个已经成熟的寄生体必然会破体而出,造成同样致命的后果。

换言之,无论哪种选择,陈国斌的生存几率都微乎其微。

医生紧盯着监护仪上代表寄生体活性的数字,心跳随着那不断上升的数值加速。

67 ...68...69...70...

数字持续攀升,医生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

88 ...89...

整个医疗团队陷入死一般的沉默,只有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嘀嘀”声,如同死亡倒计时。

99 ...

医生深吸一口气,手指已经准备好随时推进药剂。房间内的所有医护人员均屏住呼吸,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然而——

100 。

尖锐的警报声如同死神的宣告,刺破了病房内紧绷的寂静。主治医生咬紧牙关,举起注射器,针头已对准陈国斌的静脉通路。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监护仪上那代表寄生体活性的数字,突然从100开始急剧下降。

99 ...95...87...

医护人员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串数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速降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65 ...41...23...

没有外部干预,没有增加药剂,这真的就是奇迹!

10 ...5...2...0。

警报声停止,监护仪重新恢复平稳的节奏。陈国斌的生命体征就此稳定了下来,呼吸也变得规律,血氧饱和度回升,心率正常化。

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主治医生手中的注射器更是差点滑落。回过神来后,他迅速下令进行全身扫描,结果更是令人惊异——那个曾占据陈国斌左肺大部分区域的寄生体已经完全消失,仅留下少量无害的残余物质,就像被某种力量彻底分解了一样。

窗外,一轮满月高悬夜空,光芒异常明亮......

***

手臂的酸痛比宴泠昭想象中好得快。他原本预计这种不适至少需要五六天才能缓解,然而次日醒来,症状就已经完全消失了。

既然身体状况恢复正常,宴泠昭便继续之前搁置的行程:当天,他前往了g市著名的天瀑景区,亲眼目睹那道从三百米高的峭壁倾泻而下的水流,如同一条银色的绸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瀑布底部激起的水雾形成一道梦幻的彩虹,与周围葱郁的山林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画卷。

接下来的一周,宴泠昭几乎走遍了g市所有值得一游的景点。

然而,随着日程的推进,宴泠昭发现自己那股初来乍到时对g市的新鲜感逐渐淡去,内心也不再如初时那般执着于探索g市的每一个地方......那种驱使他突然决定前来旅行的冲动,仿佛随着这几天的游玩消散殆尽。

当晚,宴泠昭就预订了两天后返回b市的机票。一切安排妥当后,他给朱德宏打了个电话,简单汇报了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