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2)
车厢内的空气粘稠得令人窒息。
邱千身体僵硬,大脑一片空白,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模糊成一片。
就在她感觉快要在这无声的对峙里融化时,车身一个平稳的停顿,惯性让她微微前倾,她才彻底惊醒——
车子不知何时已悄然停在了她公寓楼下,熟悉的建筑轮廓如同救命的浮木。
“到了。”沈骥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打破了尴尬。
邱千如蒙大赦,“谢谢!路上小心!”
抢着说完,她不敢再看沈骥的眼睛,一把推开车门便钻了出去。
冰冷的夜风瞬间裹住她滚烫的脸颊,她甚至能感觉到背后那道沉沉的、带着玩味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仓皇的背影,直到公寓大门“砰”一声关上,才将那无形的压力隔绝在外。
背靠着冰凉的门板,邱千按住狂跳不止的心脏,长长地、颤抖地呼出一口气。
然而,当理智稍稍回笼,一阵强烈的沮丧又涌了上来,她到底在怕什么?!鱼刺都挑了,就算承认拍照了又怎样!
-
这一晚,西伯利亚冷空气大举南下,覆盖华北地区。寒潮过境,北临市的气温一路俯冲,骤然跌至零度。
睡梦中,邱千被冻醒了,爬起来想换床被子,又怕翻箱倒柜的,动静太大吵醒刘纯,那边呼呼睡得正香。
最后只得草草灌下几口热水,瑟缩着重新躺下,又辗转反侧了好一会儿才睡着。
无视身体信号的下场,显而易见——
早晨一睁眼,两个鼻孔就像死死堵了一团棉花,连呼吸间都带着滞涩的闷响。
洗漱完毕,邱千本想套件厚实的毛衣御寒,但想到沧廪上午那个重要的会议,还是咬咬牙,仓促套上单薄的小西装,下身勉强加了条厚丝袜,最后裹上那件不算厚实的小棉服出了门。
室外,刀锋般的冷风刮在脸上。
刘纯也冻得像狗,两个人商量,今天下班去商场转转,添置粮草。
赶到沧廪后,邱千飞快脱下棉服塞进柜子,捧起保温杯猛灌了几口热水,直奔会议室。
天骥要参评“华北地区最具影响力慈善企业”,需要拍摄一个6分钟公益短片。任务下达至各分公司,要求结合实际,各自提出一个拍摄主题方案,筛选讨论后,确定最终方案进行拍摄。
邱千揉了揉依旧堵塞的鼻子,强打精神,仔细将手边的通知逐字研读了两遍。
或许是寒意未消,或许是鼻塞影响了思考,她翻来覆去,脑子里能和“公益”挂钩的,似乎只剩下一个福利院。
前天和院长通电话才知道,附近大规模拆迁,取消了福利院公交站点,现在最近的一趟公交车都要走两站地。
这段时间下雨,路面湿滑泥泞,孩子们每天都要跋行两公里,最小的宝妹甚至还崴伤了脚。
如果这次能借这个机会帮他们修路……
一上午,邱千都在天人交战,既想借这个机会帮他们一下,又怕被认为假公济私。扔了十几回硬币,还是没有结果。
捱到午休,邱千悄悄约了刘纯在附近的沙县小吃碰头,想听听她的看法。
出乎意料的是,刘纯的反应斩钉截铁,“假公济私?钱又没流进你私人账户?”
她一拍桌子,“这明明是双赢!既真真切切帮到了那些孩子,又能拍出最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不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强百倍?”
听她这么一说,邱千底气足了,破天荒多吃了一个豆皮肉卷。
回到办公室,她没有午休,认认真真查询相关数据,草拟发言提纲。
下午的会议,在天骥总部12层召开。
当她匆匆赶到时,会议室近乎满座,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各自的提案建议。
扫眼望去,提议大多围绕着常规拍摄模式展开——
有人主张用震撼的视觉特效,将天骥历年捐赠的庞大款项化作流动的数字星河;
有人提议组织员工集体出镜,拍摄交通引导、清理城市垃圾等志愿服务场景,展现企业社会责任。
轮到邱千时,她深吸一口气,按照精心准备的提纲开了场。
“我认为,一部真正有力量的公益短片,根基必须扎在真实的土壤里,不能脱离实际。它的核心,必须是一个能打动人心的、真实发生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