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2)
邱千的筷子顿在半空,睫毛在蒸汽里轻轻抖了抖,“我也不知道。”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刘纯用筷子尖戳着鱼眼睛,“什么叫不知道?”
鱼眼珠“噗”地一声被她戳爆了。
“噢——”刘纯突然拉长声音,夹起一块鱼鳃肉,“难怪你对吴大博士一直爱答不理的,原来心里还装着甲方爸爸呢。”
她把“甲方爸爸”四个字咬得特别重。
“不是,”邱千右手摩挲着冰镇酸梅汤的杯壁,铁盘里的汤汁已经收得浓稠,海带粘在鱼皮上,“就算没有沈骥,我和吴崇戍也不可能。”
“为什么啊?”刘纯诧异得差点打翻啤酒罐,眼睛瞪得圆溜溜的,“人家可是机械学院的院草,追他的女生能排到校门口。虽然比不上你白月光那么惊为天人,但好歹也是相亲市场上的抢手货。”
“别提他了。”邱千低头搅动着碗里的金针菇。
“那就是承认还喜欢甲方爸爸咯?”刘纯一针见血,脸上分明写着“洞悉一切”四个大字。
邱千的手指微微一顿。
她想起院长当年在元旦烟花秀时对她说的——“喜欢就要勇敢说出来,最遗憾的不是失败,而是不敢尝试。我希望你成为一个敢于争取的人。
可她拿什么去尝试呢?
这七年来,她拼尽全力地追赶,考上名校、顺利保研、开始创业,但依旧是一只尘埃里的麻雀。沈骥却早已是盘旋在九霄的苍鹰,她仰断脖子都望不见身影。
当年还能并肩坐在教室里的两个人,如今连在同一栋大楼里偶遇,都需要运气和巧合。
滚烫的辣椒香气灼烧着鼻腔,邱千深吸一口气。
第43章
接下来的两周,邱千完全埋进了工作里。
白天,顶着巨大的压力准备发言材料。晚上,对着镜子反复雕琢每个微表情、每个手势的力度。
高强度的工作就像一针麻醉剂,让她无暇再顾及那些翻涌的情绪。
这种近乎于自虐的工作状态,让她在短短时间内,就摸清了与自媒体周旋的门道,更能在ai模拟演练中游刃有余地掌控节奏——那些精心设计的陷阱问题,都被她四两拨千斤地化解。
这期间,她又去了天骥大厦三、四次,但一次也没有遇到过沈骥。
和杨柳的几次工作沟通,还算顺利。不过,这份看似的融洽也仅仅局限于人前,单独在洗手间或者走廊遇到,对方还是鼻孔朝天。
转眼间,就到了沧廪建设揭牌的日子。
阳光把整条金融东街都镀了一层金,高耸的银灰色建筑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揭牌仪式现场政商云集,盛况空前。住建局、交通局、质监站以及经开区管委会的领导们陆续抵达,各大地产投资集团掌门人与材料供应商代表也济济一堂,祝贺声此起彼伏。
在新办公楼前,两位投资人如同光与影的对照。
沈骥一身剪裁考究的深灰西装,棱角分明的轮廓在阳光下投下锋利的阴影。那双深不见底的黑眸沉淀着岁月的重量,连呼吸都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场。
而站在他身旁的许炀,一袭浅色休闲西装衬得他愈发轻狂,剑眉下那双桃花眼流转间尽是张扬,一举一动都流露着与生俱来的贵气。
“呼啦!”
随着红绸缎掀开的瞬间,礼花冲天,沧廪建设集团正式宣告成立。
下一瞬,沈骥和许炀就被媒体的长/枪/短/炮围得水泄不通。
“沈总、许总,听说二位是铁杆发小,这次强强联合是不是专程为了政府新建30亿水厂而来?”
“有消息说,政府后续还有打包的200亿工程,许总,您觉得能从连氏嘴里抢下这块肥肉吗?或者说,您认为连总会坐以待毙吗?”
“沈总,听说您这次光注册资本金就花了5个亿,如果输给连氏,沈氏集团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董事会那边会不会进行问责?”
……
政府新建净水厂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沧廪与连氏的竞争态势已然明朗。但明眼人都能看穿,这不过是沈氏与连氏两大商业帝国多年博弈的又一战场——
三十亿的水厂项目只是开胃菜,后续两百亿的打包工程才是真正的饕餮盛宴。
现场媒体阵仗堪比电影节红毯。
财经记者们举着长焦镜头虎视眈眈,自媒体大v端着着云台相机来回游走,连金融博主都拿着手机开启直播。
所有设备齐刷刷对准两位商业巨子,闪光灯连成一片银白色的海洋,个个都渴望能捕捉到爆点素材,梦想打造出今天的10万+。
沈骥面色沉静如深潭,修长手指轻轻松了松墨蓝色领带,不动声色地避开最刺眼的闪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