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2)

挑出一颗标准颜色和形态的咖啡生豆,周博平详细讲解道:“你可以看颜色区分。灰绿、翠绿、蓝绿、浅绿、黄绿属于正常色泽。如果是黑色、铁锈

色、褐黄色、红褐色、暗灰色、豆子表面有绿斑、白斑、褐斑、或者虫蛀的小孔,都是瑕疵豆。”

路东祁现学现用,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尝试从面前的平底筲箕里找寻瑕疵豆。

越仔细,脸不由地越贴越近,鼻子快掉进豆子里了,他纳闷道:“叔叔,我明明不是色盲,为什么看起来颜色差不多?”

周博平:“你先把墨镜摘掉。”

刚说自己智商正常就犯蠢,路东祁简直无地自容。

埋低脑袋小心翼翼挑出瑕疵豆,他随口找话化解尴尬:“叔叔,周蒾好像不在庄园,她去哪儿了?”

“给满婆婆送肥料。”周博平嘴上答,心里道,你暴露了,年轻人。

路东祁问完也觉得突兀,学习要有学习的样儿,应该探讨点更专业的话题。

他搜肠刮肚又问:“叔叔,这些就是精品咖啡豆吗?”

周博平听笑了。

倒不是笑他的问题太业余,而是:“商业豆平均十五块一斤,精品豆价格是它的两三倍,我也希望我们庄园出品的豆子全是精品豆。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精品咖啡豆成本高,制程繁复,我们庄园的产量算高的,直到去年也才达到35%左右。你说的竞标级别的精品豆产量就更低了,只有0.05%。”

“这么少!”精确的数字带给路东祁最直观的冲击,他想了想,点点头,“也对。如果所有咖啡豆都可以高价出售,咖农们早发财了。”

“能不能出品一支高品质的竞拍豆,有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同样的栽种环境,同样的处理方式,不一定会得到一支同样品质的竞拍豆。”

周博平转身对向路东祁,说:“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父亲从影四十年,拍过上百部的电影,代表作有多少?称得上影史经典的又有多少?”

路东祁面露讶色:“叔叔,你认识我爸?!”

“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周博平微笑道,“我应该算是他的影迷。”

“早说嘛。马上啊,你马上就认识他了。”路东祁掏出手机,飞快拨打影帝父亲的号码,二话不说递给周博平。

条件反射接过手机,周博平一时有些发愣。

手机突然震了一下显示已接通,他的心也跟着抖了抖,暗道,这算什么事啊,两亲家提前电话会晤吗?

隐约听见手机里传出路烨的声音,身为影迷的周博平又激动又忐忑,想把手机还给路东祁也来不及了,他已经跑远了。

2

周蒾送完肥料回庄园,一下车就看见董六一满院子追打满家财。

论体格满家财远不如董六一,胜在跑得快身体灵活。借助各种现成的“障碍物”辗转腾挪,眨眼间,又跟窜天猴似的爬上了二楼,得意洋洋冲董六一大做鬼脸。困困举着gopro全程跟拍,镜头扫过厨房门口看热闹的叔叔们和麻嬢嬢。她招呼一声看这里,大家不约而同冲向镜头挥手致意,脸上洋溢着丰收后的喜悦。

镜头再一转,对准周蒾。

她要去库房,提着个纸箱摆摆手,转身一边走,一边接听林老叔儿子林夏的电话。

玫瑰庄园初创那年,周博平刚成家,林贵泉是个老光棍。为纪念庄园成立,在玫瑰教堂前,他们很有仪式感地,共同移栽下第一株咖啡幼树。

三年后,咖啡树结出丰盛果实。周博平怀抱不满周岁的女儿,捉着她肉嘟嘟的小手,从枝头摘下第一颗全红咖啡樱桃。小小孩开心地笑个不停,好像明白什么似的,也没谁教她,自己将这颗拥有特殊意义的咖啡鲜果,转送给了终于娶到媳妇的林贵泉。

隔年,林老叔女儿林茜出生,很自然成为周蒾最亲密的玩伴。周蒾大两岁,小时候带着林茜在咖啡田里疯跑疯玩,后来又牵着她一起去上学。俩小女孩情同姐妹,周蒾三年级母亲因病离世,她在林家住了半年,朝夕相处的小姐妹陪着她渐渐走出丧母之痛。

再后来林家有了小儿子林夏,摇摇晃晃刚学会走路,天天像跟屁虫一样黏着姐姐们。得不到关注,他就哭起来没够,非要等姐姐们来哄。年龄悬殊大,姐姐们宠林夏,他次次故技重施,次次得逞。

从小一起长大的两家孩子有一共同点——学习成绩优异。尤其是林夏,中考市状元进的曲靖一中,理科成绩出类拔萃,有望考取最高学府。林老叔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和女儿林茜一样,彻彻底底走出云南大山。

但林夏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他想考农业大学,学成后回云南进农科院做科研,专注于培育咖啡新品种。他的理想是,培育出耐旱、扛病、高产又美味的超级品种。

暗暗下定决心的林夏在电话里说:“我已经征求过我姐的意见了,她尊重我的决定。蒾蒾姐,你呢?我知道,你也一定会支持我。”

昔日的小屁孩如今怀揣鸿鹄之志,周蒾替他高兴,想起十八岁的自己,又不免隐隐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