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2)
“不!”李硯低下头,指尖泛白地接下:“求之不得。”
九思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转身走去异族人那边。李硯听不见她们在说什么,好似韩芊芊给了九思一包东西。
随后,异族人先走,九思回头冲他招手。
李硯大步跟过去,听九思吩咐:“小将军送本宫回朝云殿吧。”
李硯胸中似有海浪翻涌,却不敢欢呼雀跃,总觉得此事透着怪异,不敢相信。
韩芊芊只给了九思一半药粉,说等陈大人和亲的圣旨下来,再给另一半。
九思思绪飘逸,该怎么说服陈大人同意呢。
李硯紧紧抿着嘴,他发现公主走神了,心中一阵热一阵冷。事情明摆着的,九思不喜欢自己,可他仍旧不死心,想到这个跳出那个,心里乱的很。
“上车,一路上跟我说说李家。”九思忽然看向他,眼中没有温柔,如同看马车旁的其他侍卫一样。
李硯嗯了一声,跟上马车。
马车内部很宽敞,两人对坐,中间隔着一张圆桌,桌子不会碰到腿。帘子放下后,李硯觉得密闭空间多少影响到他顺畅呼吸了。
马车一启动,九思便开了口,这里距离朝云殿不算远,得抓紧时间。
“你大哥李堂成婚了吗?”
不知道为什么,李硯感觉公主并不是为了嫁进来,从而了解李家,而是明晃晃的刺探,还不加掩饰。
“去年成的婚。”李硯脸上瞬息变化,直视九思的双眼里凝结出一点负气的光。
“当地大族世家的女儿?边关副将的女儿?还是?”九思被他看的无动于衷,深知以李崇光费劲一切心思向上爬的性格,是不会让儿子娶无权无势的女子的。
李硯偏过头,绷着脸:“是观察使丁大人的长女。”
大魏驻军的最高将领往往由一文一武两位大人统领,军中的文官也就是监察使,多有监督武将的职责。而李崇光非但没有与监察使势不两立,还发展成儿女亲家,组成同一战线了。
九思无语,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骂皇帝糊涂,心底愈发觉得自己的担心恐怕要成真。
“本宫最后问小将军一句。”
李硯调转目光,后背绷得笔直。
“你是大魏的将军还是李家军的将军?”
一阵惊慌如同一桶冰水冲击李硯颈后。之前公主让他想想怎么选,在安相与她之间选,何尝不是在朝廷和李家之间选。他是李家儿郎,他要怎么选?他是大魏将领,他该怎么选?
脑中又浮现第一次出征,在夜黑如墨的茫茫草原里,他独行其中,不知道该选哪条路,每走一步都踏在恐惧的边缘。当时心惊胆战的心跳声,犹在耳边。
“李崇光一直在托举李家,但是他忘了,保全李家才是最该优先考虑的。倾其所有孤注一掷,下场很有可能灰飞烟灭。心太急了。”
九思看穿李崇光骄兵悍将的野心,天下太平,则无攫取功名的地方,封大将军?他才不会甘心。他要山一样的功勋,海一样的封赏,博一下跻身国公、封异姓王、甚至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他这种人,会切掉全部良心来换取野心。
“或者本宫换种问法。”九思脸上露出蛊惑的笑容:“小将军希望天下太平还是兵荒马乱?”
这回李硯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卫国御敌乃吾等之责。”他是将军,大魏的将军,从小便体验过铁血腥风的战场,牢记镇守边关的职责,迎着一刀一剑拼杀的凶险,血液中早已浸染了刀枪的锋芒。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希望小将军永远记住忠诚与责任。”九思神情怡然中带着几分欣慰。
李硯暗暗吸口气,每次面对公主,总忍不住吐肝露胆:“公主想用联姻换取在下对你的忠心?”
即便如此,他也愿意。
九思清透的双眸闪出情绪:“不,不。小将军不用对我忠心,对宫里那把椅子忠心就行。”言下之意,忠于朝廷。
“至于联姻……”她拖起长音。
李硯手心沁出冷汗,耳中随着心跳突突震颤。
“那是做给韩芊芊看的,不能当真。”
不能当真。
这几个字如同刀子般割李硯的心,尽管有了心理准备,胸腔仍以失控的节奏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