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2)
皇帝眉头舒展一点:“你会占卦?”
“是。”九思躬身道:“陛下不妨出题试试,九思占卦一向很准。”
皇帝点头,内心升腾起一阵欢喜。玄之道长就很有道行,神宫修建得井井有条,定位堪舆后的皇庄,也比以往多了三成营收。
道长的徒弟应该也不赖,能有章益阳一半的功力也行。
皇帝随意指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九思的回答都令他很满意。
因为皇帝提出单独召见,大殿上连内侍都没有。半个时辰后,九思席地而坐,与皇帝讨论起炼丹修仙。
“陛下在丹炉药物上的花费还是节俭了,每年都不到百万两,真是克己奉公……丹炉怎么能只造一个呢,除了朝阳殿,陛下的寝宫也应该放置,炼丹更虔诚……再说那些药材,陈家可是天下最大的药材商,陛下怎么不近水楼台呢?”
“宫里缺少药材房,应由陈家出资供应,那是商户的荣幸。陛下知道吗?陈老夫人生前依赖民女的占卦,把陈家财富的调动大权交由民女。这是一种天命。民女决定顺势而为,成为天下财富和陛下之间的桥梁,丹炉器材和药材等方面,陛下以后都不用花银子。”
“炼丹怎能让陛下破费呢?陛下升仙后不也是为了造福大魏百姓嘛,理应享受天下人的供奉,您是天子,天生如此。”
自始至终她的语气和表情都是那般笃定流畅,甚至不曾结巴半个字,足见诚心可嘉。
皇帝忍不住一拍大腿,连声赞叹:“好!好!朕就喜欢你这样实诚爽快的孩子。”他高兴有这样孝顺投缘的女儿,至于章益阳当初的论断肯定是不准确的。
他又仔细看了看九思,觉得这孩子长得也不错,还识时务。
陈家是商户,哪里配使用金山银山。碍于名声,
皇帝不好张这个口,但若陈家的银子归公主所有,公主又十分上道,那这件事就变简单了。
皇帝立刻下旨:朝云公主失而复得,乃上天庇佑,即刻恢复公主身份,迁居朝云殿。
皇帝还是留了个心眼,朝云殿不在皇宫内,倘若公主真不详,也方便解决……到时候,公主的全部财富自然留下来。
九思似乎丝毫没察觉皇帝盘算的小九九,她只是诚心行礼:“谢父皇恩典,儿臣留在朝云殿为父皇炼丹。”
圣旨一出,轰动一时。
朝野上下有人腹诽:“异端啊!”
但也有人赞叹:“公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更多大臣只是见风使舵,见皇上欢喜不胜,上奏道:“这一切都是陛下的福报。”
皇后娘娘喜忧参半,她想求皇上把女儿留在宫里,留在身边,补偿前十八年的亏欠。还是身边的嬷嬷理智,劝说她急不得,陛下能痛快认下公主已属不易,有些事情得一步一步来。皇后这才作罢。
九思仅在宫里停留一个晚上,翌日匆忙册封礼后便要赶在吉时前往朝云殿。
册封礼上,九思第一次见到贵妃和瑞王。
陈老夫人说过,安相背地里扶持瑞王,重武轻文,搭桥军中大员为其师父。反观太子,并无军队在背后支撑,皇后的娘家也是文官一系。
瑞王程兆比十安还小,人也偏瘦,小脸尖尖的,鼻尖也尖,九思想仔细再瞧,却被贵妃刻意挡住视线,那道目光中暗含警惕。
据说贵妃与皇后相处和谐,加上后宫嫔妃不多,多年来并没有传出什么靠手段争宠的丑闻。
贵妃在紧张什么?
册封典礼结束,九思穿着大朝服前呼后拥地前往朝云殿。她素来穿白袍,今日前所未有地一袭明艳绸缎,搭配精致妆容,简直闪闪发光,飘逸如仙。
可惜,人群中没看见陈大人。
九思收回视线,坐进华丽的宽轿中。
公主仪仗队像一条五彩斑斓的巨龙蜿蜒出了宫门。
宫墙上,安相看着这一幕,躬身对皇帝道:“朝云公主貌似跟李小将军情投意合,要不,也不会顽皮到翻进相府,还险些被侍卫当作贼人袭击。”
相府的火灾总要有个说话,李大将军主动请罪,说是小儿子贪玩,带公主去看石屋。当然,他们并不知道九思姑娘的真实身份,不然借八百个胆子也不敢引公主冒险。
两个孩子进入石屋后不慎触发机关引起火灾,幸好公主无碍,不然李家全族陪葬都赔不起公主的金枝玉叶。
皇帝微微点头,最不允许的就是以下犯上,他是天子,天子的孩子自然高人一等。这跟公主本身无关,重要的是皇家的尊贵,他的脸面。
“至于当年不详一说……”
安相看起来有些犯难,见皇帝询问的眼神飘来,赶紧道:“臣以为,为了陛下的安危,宁可信其有,怎么着都不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