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章益阳人呢?”李硯急切道,他手下的人正在全城搜捕。

“跑了,我逼他认罪后,他出其不意撒下毒烟跑了,真是防不胜防。”孟九思掏出章益阳画的舆图,一一指给李硯,免得他在此问题上继续盘问。

“这里往后一间,是刑房,可供观赏的那种……”她飞出一个眼神,不知道李硯能否听懂,停顿一下继续说:“然后是焚烧炉,偷尸体来殓,歪门邪道要炼人的心肝,关于这一点,小将军可以去大理寺找孙司直,他有人证物证……”

李硯接过舆图,越看越像泄了气的皮球。那右边几扇黑门内,分别是:行宫、珍贵药材库、炼丹房、金银珠宝库和书房。

只有皇帝下榻过的房间才叫行宫。

李硯愕然。陛下每月进烧山观炼丹,真的只是炼丹吗?这个念头把自己都吓了一跳,不敢多想。

“小将军,你应该谢谢我,要不是我阻止你的部下跟来,现在就是所有人目瞪口呆。你说,士兵见过上层统治者的丑恶嘴脸后,还会发自内心忠于陛下,忠于大魏吗?”

孟九思说得云淡风轻,李硯听过,胸中却有无数种情绪翻腾悸动。

皇上指派他来调查真相,要的是遇刺的真相,不是烧山观的真相。相爷同意他带兵搜查烧山观,是因为在相爷眼里,李家是自己人,李家的崛起离不开安相的提拔。

那他要怎么做?

李家是安相的自己人,那他李硯呢?他一直试图用军功来证明,李家有如今的地位绝非是当谁的走狗得来的,李家儿郎有真本事,是靠一刀一城打下来的!谁承想刚回京,便撞上这样一桩难以抉择的大事。

选择公布所有真相?

那李家定然承受自上而下的毁灭式压力……何况,章天师的背后也有安相的影子,审问章天师,总会带出对相爷不利的供词。

章益阳差点被灭口,被谁灭口?思来想去,李硯只觉不寒而栗。

是要对得起真相和良知?还是选择对李家最有利的方式,将此间腌臜事大而化小,小而化无,遇刺一事推给一只替罪羊,再秘密杀掉这只替罪羊。

不是他想如此,他只是奉命行事。

孟九思一直在注视李硯,他心里正在纠结、煎熬、烦闷、焦虑……由人之形,观人之神,查人之心,她并非算命,而是察人。

李硯此人禀赋厚、心境明,奈何周遭气质浊,极易对他造成侵蚀,能否坚守心性,全凭自身知行合一。

“章益阳的亲笔舆图如今在小将军手里,”孟九思罕见地有些纠结,叹了口气:“小将军……请三思。”

原本厌恶的事情,如果是来自权威的命令,人可能也会做出自主状态下根本无法做出的行为,并给予施行。李硯走出去后会面临什么,孟九思一清二楚,别说相爷会阻止他说出真相,连李家也不会允许他从心所欲。

火折子晃动,孟九思不动声色地倒退几步,陈均绎说过里间书房可以下到一层,出去后通向烧山观侧门。

“小将军,再提醒你一下,后山有大量的陷阱、弩箭、兽夹、人网,环环相扣,几乎都是死门,你的人若要搜山,最好也——”

她原本想趁李硯思考时,出其不意,转身撤回书房逃走,不承想话说一半,忽然间书房的黑门从里面打开,闪出一条人影,三人同时愣住!

火光照亮来人轮廓分明的侧颜,英挺的鼻梁,如细瓷般翻着冷白色的皮肤,一双波光粼粼的眼睛,似含情似无情。

第33章 ☆、33:百密一疏

原来,陈均绎带贞娘从侧门出去后,观内人喊马嘶,弓箭声响,隐约听闻众兵卒呼喊李大将军驾到……他大吃一惊,若是李崇光来了,可不是小计谋能骗得过去的。

陈均绎急忙寻到广福坊墙垣边,扒开墙垣垛口让贞娘暂时躲进去,再堆上柴火垛掩盖。

他风一般冲回烧山观。

此间书房除了通往后山,还有密室可以进入二层,他着急救人,脑中一闪而过什么,当时没有抓住。

陈均绎的突然闪回令孟九思目瞪口呆。

他怎么回来了?原本还可以骗李硯,说自己善心大发,为了挽救兵卒性命冒险来劝。现在突然冒出另一个人也能进入二层,接下去要怎么自圆其说?

廊道不足两丈宽,三人诡异的各站一边,李硯本能地拔刀相向,待看清楚来人,略迟疑道:“是你?”

陈均绎出众的相貌与少年时毫无二致,只是变得更高了。李硯小时候对陈均绎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刻,陈均绎的娘亲是李家人,他们实则是表兄弟。

陈均绎淡淡瞥了李硯一眼,看不清真正神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