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迹可循 第18节(1 / 2)

因他这一动作,周围乌泱泱的一大堆人也跟着停住脚步,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怎么了老大?”张文博低声问。

“请让一下。”江望盯着其中一位记者脚下,说话间礼貌性地摘下了帽子和口罩。

男人摘下口罩的瞬间,急促的快门声登时响个不停。女记者眼睛亮了亮,她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帅气的东方男人。

“请让一下。”见她没有动作,江望重复了一遍。

女记者不明就里地往旁边挪了一小步。

众人顺着江望的视线看过去,脸上露出微微讶异的表情。

那是一面五星红旗。

不知被人践踏了多久,此刻正孤零零地躺在地上。

张文博下意识蹙眉,刚想拾起来,有人已经先他一步弯下身子。

江望半蹲在地上,在场每位记者视线都聚焦在他身上,亲眼看着他用手轻轻拂去国旗上面的尘埃,然后小心翼翼地抚平卷起的边角,叠成工整的小方块,揣进了兜里。

媒体记者有些意外,见状愣了两秒,但很快反应过来。

他们抓住江望短暂停顿的空当呼啦围了上去,张文博也回过神来,正要吩咐保安驱散人群,被江望抬手制止。

他抬腕看了眼手表,面对记者轻轻摁了摁眉心:“各位,我只有回答一个问题的时间。”

这是他第一次公开接受媒体采访,闻言,所有记者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立刻拿起话筒对着他七嘴八舌地提出问题:

“江先生,您以每股八美元的超低价收购了乾佳银行,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动机和秘密?”

“江先生,上周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开始实行宽松政策,请问您怎么看待美联储的降息行为?”

“江先生,外界有传言称kinder shiche将步入下一个领导时代,而您即将卸任kinder shiche首席执行官一职,转任kinder shiche中国区负责人,请问该传言是否属实?”

江望盯着其中一个摄像机笑了下:“属实。”

话音刚落,另一位记者马上尖锐发问:“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回国发展?据我所知,中国中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地方债务高筑,经济持续低迷,或将面临股市‘崩盘’危机,从长远角度看,中国前景展望并不好。”

她毫不留情地将矛头指向中国金融市场,就连张文博听见这话都忍不住皱了下眉头。

江望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盯着发问的记者淡淡道:“这位女士,请问您刚刚表述的‘中国即将发生重大金融危机’的论调,有任何主流新闻机构对您的言论进行报道或分析吗?”

他并没有陷入自证陷阱,而是巧妙地将问题抛了回去。

记者被他的反问震住,一时间哑口无言,答案当然没有。

江望心下了然:“既然没有,那么我想您所说的上述现象并不能作为以偏代全唱衰中国经济的理由。”

他语气沉稳:“同时,我有必要提醒一下您,在过去的15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贡献了全球名义gdp增长的35%,而美国只贡献了27%。”

女记者脸色白了白。

“至于您问我为什么选择回国发展,很难理解吗?”江望直视镜头,语气坚定又从容:“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他对着镜头淡淡一笑,语速沉缓:“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话落,机场所有记者都怔住了,似乎没想到答案竟是如此简单,他们好像永远也无法理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江望14岁赴美留学,这么多年只身在外,他去过很多国家,很多城市,但江望还是偏爱祖国。

他想,他还是钟爱北京。

黑色梅赛德斯驶离机场,江望坐在后排,闭目养神。

他脸色不太好,司机看得出来江望现在心情不佳,不敢发问,稍等片刻,他又透过后视镜看了看张文博。

“回家。”张文博轻声说。

江望平时住的公寓位于纽约繁华的上东区,是一套六百平的大平层,巨幕落地窗,外面还有一个独立的空中泳池,这套房子是他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购置的。

装修好后王慧女士来看过一次,她当时没说什么,反倒这几年慢慢开始颇有微词,一会儿嫌他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浪费,一会儿问他自己住害不害怕,孤不孤独,话里话外摆明了就是催他赶紧找个对象成家。

江望午睡醒来,外面天都黑了,梦里母亲的唠叨犹在耳边回响,他望着空荡荡的卧室,心里一阵阵落空。

此时此刻,夜幕降临,窗外是万家灯火,窗内是黑漆漆的房间。

好像确实有点孤独。

江望下床打开房间所有灯,把屋子照得亮堂堂的。

心情好不容易刚好一些,门铃响了,来的人是布莱恩。

布莱恩把没眼力见发挥到了极致,人还没坐下就笑嘻嘻地问江望:“嘿,bro!假期玩得嗨吗?有没有艳遇?”

江望悠哉悠哉坐在转椅里,答得自然:“有啊。”

“哦……哦?!”布莱恩睁大眼睛诧异道。

他本是随口一问,原本以为江望不会回答,没想到竟然挖到了惊天大瓜,声调一下子拔高了:“卧槽!真的假的,快展开讲讲,什么情况啊!”

江望斜睨他一眼。

布莱恩试探着问:“一见钟情?”

“嗯,一见钟情。”江望语气没有半点磕绊。

他说得也太顺口了,布莱恩难以置信:“真的假的,你开玩笑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