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2)
然而很久以后,辛昕猜想,当时她一定是露出了茫然的,像是要回忆很久以前的事但最终失败的表情。
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周亦然走过来,主动和辛昕打招呼,“辛昕,你在这做什么?也是工作吗?”
他一开口,辛昕认了出来,这是周亦然的声音。
距离上一次,他的变化还是很大,像是老了很多岁。
辛昕勉强将一声惊呼堵在了嗓口,只化作委婉的一句,“好久不见,我都没认出你。”
一时间,空气静默得几乎停滞。
周亦然穿一身工装,明显是来工作的。比起他那种被工作折磨得要死不活的疲态,辛昕和郑早川自然精神不少。
但辛昕也很尴尬,毕竟在同龄人面前穿一身大学生穿都嫌幼稚的衣服瞎逛,也有点说不出地怪异。
郑早川却完全没有读空气的意思,大大方方拉着辛昕的手,“你朋友?要不要一起吃饭?”
辛昕回神,给他们介绍,“这是郑早川,这是周亦然。”
对于他们的身份,她决定略过。
郑早川伸出手,“你好,我是辛昕未婚夫。”
辛昕一怔,郑早川莫名的好胜心,直接将自己升格“未婚夫”。她蓦然想起周亦然对她的规劝,和他有关郑早川私生活混乱的评论。
辛昕几乎要担心他会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然而,周亦然却露出一个非常讨好谄媚的笑容,双手握住郑早川的手,“郑总,久仰久仰。我是辛昕的大学同学,这是我的名片。我今天是来给学校做一个智慧食堂的项目,我们银行最近推出了很多信托产品和私行产品,欢迎来我们东银,到时候直接找我就行。”
辛昕有一点茫然,如果说上一次见周亦然,他身上还有一点读书时候傲慢的、指点江山的影子,这一次见面,他的姿态已经完全是一个久经世事的中年人。
像是套上一层套子,看不清情绪,程式化的笑容已经粘在脸上与真实的自我融合为一体。
郑早川也很体面地接下周亦然的名片,“好,那你先忙。我们没什么事,我就是想来看看辛昕的学校。”
周亦然很客气地说:“那你们逛逛,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在学校食堂门口,辛昕恍恍惚惚间想到,读书的时候也有银行的人来为他们推荐业务。那个年代对于个人信贷还没有完全收紧,正是校园信用贷款非常时兴的时候。
各大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前往学校推销,推出各类小额信用卡。
她凑热闹看了一眼,便被周亦然拉走了。那时候的周亦然白皙、清瘦,有少年特有的刻板和认真。
“学生没有还款能力,你猜,他们为什么要为大学生办信用卡?”
那时候辛昕是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学生,她并不怎么关心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对自己的未来更是一知半解,只是顺其自然享受无知又有趣的校园生活罢了。
周亦然那样说,给人一种特别成熟聪明的感觉。
她当时很喜欢周亦然谈这些事情,他会聊新闻,聊当时最新的经济政策。辛昕总是专注地听着他讲那些晦涩的内容,听他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和繁荣的资本市场发展。
辛昕记得很清楚,当时周亦然问了她那个问题后,她用一种小女孩的天真捧场地问道:“为什么?”
周亦然神情严肃地说:“因为很多中年人节俭的习惯,让银行掏不出他们口袋的钱。所以他们利用学生的虚荣、无知,给苹果手机等消费品打上标签,让学生用消费贷款消费,最终让父母买单。”
辛昕豁然开朗,很崇拜他,“你说的对,你怎么想的这么深。”
周亦然一
本正经教育辛昕,“你可千万不要成为那种虚荣的女孩子,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消费,最终会把人拉入深渊的。”
辛昕傻乎乎地说:“我不会的,我没觉得自己很想要这些东西。”
周亦然露出一个笑容,含蓄地说:“我知道,我最喜欢你这一点。”
彼时,他们是真心的。
但毕业没几天,周亦然用自己第一笔工资刷了信用卡买了价格不菲、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西装。他开始嫌弃辛昕,穿的像学生一样。也开始嫌弃她,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未来没有规划。
后来,他爱上了一个海宁本地出生的女孩。那个女孩漂亮,家境优越,也或许有辛昕没有的见识。
很久以后,辛昕读了一本书。
在书中有一段描写,大体是说女主人公与自己喜欢的男孩走了一路,说着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话题。那时候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我们在这里说这些与生活无关的话题,是否是在掩饰自己的情欲?
辛昕在一个瞬间,明白了爱情的真相。
所有爱情一开始,都是如此。荷尔蒙的作用让双方产生了一种心意相通、灵魂相似的触感,对爱的人,一切都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