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 / 2)
辛昕做事谨慎,有的承销商做债券只看第三方评估价值,辛昕一般都是要看看工厂实际经营情况和抵押物的。这是赵锡的习惯,不打无准备的仗。
去看看生产情况而已,辛昕不觉得有什么危险。毕竟付萌也在,她自己
老家肯定相对熟悉,能出什么事。
郑早川像个操碎了心的老父亲,纡尊降贵为辛昕收拾行李,什么防蚊药、晕车药、防虫剂,冬装夏装各种装,应有尽有。
辛昕哭笑不得,又将郑早川未雨绸缪塞进箱子的东西拿了出来,轻装上阵。
郑早川想了好一会儿,还是不太放心,将辛昕的外套拿出来,在里面的内兜里又缝了个小口袋,往里塞了两百块。
“带着,万一有什么意外,你总还藏着一点点钱,狡兔三窟嘛。”
辛昕有点感动,看郑早川一针一线为她缝口袋,她又心动又心软,这一刻近乎要爱上他。她有种要抱一下郑早川的冲动,最终却忍住了。
成年人的心动,很多时候都化作了“算了”。
去金市的飞机要坐好几个小时,饶是习惯了去全国各地,可一下飞机,辛昕就觉得空气很干,是那种老工业区的气质。
不知是否因为回到家乡,付萌肉眼可见的松弛下来,换了身衣服,开开心心带着辛昕去见客户。
金市是一个工业城市,人均gdp很高。大体上就分两种人,一种是挖矿的,有钱。另一种是放牧的,也有钱。至于付萌为什么会过得那么可怜,不得而知。
“张老板您好,这是我同事,辛昕。”
辛昕赶紧和这位被付萌称为张老板的人握手,他身量不高,约莫五十多岁,笑起来非常和善,给人的感觉很好。
当天,张老板就企业情况进行了一些介绍后,热情邀请他们一起逛逛本市的景点。
没等辛昕拒绝,付萌笑道:“我是本地人,我带她转转就好。工作日我们还是先工作,明天就下工厂看看,挑几个产量高的就行。”
张老板似乎有点吃惊,“你是西北人,看着不像。”
付萌甜甜一笑,露出一点羞赧的样子,用家乡话道:“童叟无欺,当初我读书的时候,还是您赞助的,我免费读了三年。”
辛昕从未见过付萌像现在这样,轻松自在聊着天。
从付萌一开始来公司,辛昕就觉得她像个整装待发的战士,随时准备应战。像今天这样的状态,真的很不一样。
忙完了工作,付萌破天荒邀请辛昕一起逛街。
金市的市区不大,人也不多。辛昕听付萌介绍市政广场的标志性建筑,还有小时候的学校,儿时的美食记忆。
“你家在哪?”
付萌有点俏皮地边走边踢石头,仿佛退化成一个未长大的小女孩,“我家距离市区,还得四个小时车程。我高中就来市里读书,我家住在县上。”
辛昕点点头,不晓得怎么搭话。
她从上班以来,与同事的距离非常微妙。她曾一度觉得,和女孩子之间保持一段友谊难度非常大。问得多了,失却了边界感,一不小心触碰到他人背后的伤痛,更是糟糕。问的少了,关系不够近,泛泛之交也无从聊起。
但付萌偏要越过这层边界,“喂,辛昕,你是不是很看不起我?”
这话问得莫名其妙,辛昕无辜地摇头,“没有。”
她的否认无一丝虚假,辛昕没有那么多情绪。更何况很多事未触及自己的利益,她便不觉得和自己有关系。
付萌自顾自的讲:“我已经想好了,这次项目做成以后,我就去找陈刚谈。如果放我一马,我便继续干。如果不放我一马,我就努力一把,在35岁以前试试看能不能考回来。如果可以,我想去做个村官。”
辛昕完全没想到付萌是这样的规划,隔行如隔山,她们这个年龄便是从公司离开,大部分人还是会从事金融行业。
更何况她们当年毕业是在资本市场最好的时候,确实也是拿过几年高薪的。由奢入俭难,从年薪几十万到按月拿3000块,辛昕简直不敢想象她要怎么适应。
付萌将自己的宏图大志讲给辛昕听,她说小时候最羡慕村官,随便在村里走一圈,大家都很尊重他们。
说着,付萌突然歪着脑袋打量了一下辛昕,“你在农村住过吗?”
辛昕老老实实回答,“没有。”
付萌笑了笑,高深莫测道:“我就知道。这么多年,我只需一眼,便能猜得到你们成长在什么环境里,父母都是什么样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