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茜茜的脸色非常难看,这张长期带着讨好笑意的面庞上,第一次露出了肃穆的恨意。
这种恨意的指向性如此明显,她瞪着辛昕。
辛昕在心里大呼天理何在,明明被造谣的是她,要说恨也该是她先恨。
陈刚说完这些话后,陈丽莎也做了检讨,先表示今后要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再表示会不断整顿公司风气,保证让这些不良风气销声匿迹。
为了这么一些捕风捉影的事耽误了一周行程,看来陈刚是真的非常愤怒。
最终,那封信也只有阿什莉的事有点影响,连带了陈丽莎,给了个党内警告处分。阿什莉离开了,也算承担了所有结果。但当时的经办茜茜,也不得不处理。因她不是党员,给其他处分又显得有点重,只能罚一个季度奖金。
这件事就这样落下帷幕,辛昕有惊无险、全身而退。
晚上陈丽莎自掏腰包请检查组吃饭,邀请辛昕作陪。辛昕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和检查组的人虚与委蛇。
刚上班的时候,辛昕对于所有应酬一律表示拒绝,当然,确实也没人带她去应酬。
后来赵锡来了,由于对赵锡的崇拜和敬仰,她开始作为赵锡的亲信,出现在一些接待场合。最开始的时候,辛昕因对酒量不自信,喝酒喝得别别扭扭,被一些客户逼过酒。
辛昕记得,赵锡与客户谈笑风生,喝酒喝得非常坦荡自然。很长时间,她都以为赵锡千杯不醉。直到有一次,他们招待完客户,赵锡话都没说完,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后来次数多了,辛昕就发现,赵锡酒量不行,就靠一个胆子大,喝酒喝得非常干脆,不推不搡,从容淡定。
赵锡将此法当做不传之秘告诉辛昕,“喝酒,不过是一种营造气氛的方式。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可以帮你拉进和一个人的关系,但也可能让别人一开始就对你产生厌恶。”
辛昕彼时对所有社交场合都抱着一种戒备心里,难免在一些时刻仿若惊弓之鸟。
赵锡多次替她解围,手把手传授给她应对方法,“你的酒量够应付一般场合了。记住,要么干干脆脆喝,大部分应酬场合都是一锤子买卖,实力不行,气势吓住别人就够了。要么干干脆脆不喝,做好氛围组。社交场合最忌要喝不喝,欲拒还迎。”
就这样,经赵锡多年培养,辛昕已深谙人情世故。
她的酒量在女孩子里并不算差,足以应付一般场合。为人处世不算是八面玲珑,倒也谈得上是滴水不漏。
酒过三巡,陈刚笑着对赵锡说:“你的爱徒,举手投足都像你。”
赵锡笑吟吟看着辛昕,仿若一个画家在欣赏自己的作品,“青出于蓝。”
辛昕客气道:“哪里,赵总是天才型选手,我不过学个皮毛。”
陈丽莎趁机向陈刚举荐辛昕,“辛昕是谦虚,她非常全面。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和营销能力,都非常不错。”
陈刚笑道:“赵锡这么高的眼光挑出的徒弟,当然是人中翘楚。小赵是真优秀,放哪里都会把别人比下去。去后台能做市场分析,前台能做项目。陈总,你们分公司是卧虎藏龙的地方,这辛昕啊付萌啊,还有法律上的杨锐,这都是精兵强将,好好培养。”
陈丽莎笑而不语,表示赞同。
陈刚接着道:“但这个公司风气,确实要整顿。有时候一时的心慈手软,会把整个公司风气搞坏。年轻人要想走得远,得专注于业务。中层领导如果搞了歪门邪道,年轻人有样学样,搞了阴谋诡计就不好了。”
辛昕一听这话,明白陈刚必然是对此次举报信一事的处理结果不满意。
陈丽莎笑道:“是,有些事最怕捕风捉影。陈总放心,今后我会加大整顿力度,一旦让我发现谁搞这些小偷小摸的举动,我们严肃处理。”
这句话已经说的非常严格,辛昕早知道陈丽莎对茜茜不满,估计就是这件事没找到证据。
但凡找到一点证据,茜茜说不定得走人。
吃完了饭,辛昕陪着陈丽莎将检查组送上飞机,俩人打道回府。
检查组一走,陈丽莎也露出疲态,“人老了,精力有时候跟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