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2)

她稍微瞥了眼就收回视线,继续讲解。

学术氛围愈加热烈,在预留二十分钟的现场问答时达到了最高峰。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女生举手提问,“请问周医生为什么选择精神病学领域?”

周予夏唇线微弯,一本正经地答道:“大概因为……迟来的中二病。”

讲堂内一片笑声。

得到了缓和气氛的效果后,她继续说:“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喜欢思考生存的意义。尼采,叔本华,孟德斯鸠都是我的精神导师,每次读到这些专著名作,都会不由得感叹,同样是人类,他们怎么可以有这样新颖的想法?”

“医生嘛,救死扶伤,崇高伟大的职业,谁不想悬壶济世,成为万人敬仰的教授专家呢可是带着这份心情,随着对疑难杂症的深入了解,我发现人体中最神秘的器官——大脑。”

“作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平均1400克的重量,却承载着将近140亿个神经细胞。肢体出了问题可以截肢,器脏出了问题可以尝试移植。大脑呢?”

周予夏停顿三秒后,又说:“昏迷,持续性植物状态,最后脑死亡。”

“在这个过程中,我被脑科学深深吸引,最后选择研究投入精神病学领域。”

她补了一句:“有一点要澄清一下,精神科不是只会话疗劝人吃药哦,也会做手术和心理治疗的。”

周予夏突然转换语气,让底下的学生忍不住低声嘻笑。

接着,一个腼腆的男生站起来:“可以请周医生对有志于入行的后辈提两句建议吗?”

她带着敬意示意坐在最前面的一排人,笑道:“前排坐着很多我的前辈,我怎么敢在他们面前提建议。”

被提到的教授老师被周予夏的幽默逗笑,摆手示让她但说无妨。

周予夏点点头,又道:“其实不论选择哪个科室,只要入了这个行业,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还是要有坚定的意志,否则其他都是妄谈;其次,医患问题最近讨论的比较热烈,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精神医生更是每日都在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和各种患者斗智斗勇。一定要耐心倾听,保持真诚,绝对不要站在制高点上去凌驾征服他们,保持友好开放包容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保护好自己。”

第25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七)

周予夏又一连回答了七八个相关。

对于大家的热情,她出乎意料,又觉得欣喜。

余光看见工作人员对她指了指手表,垂头一看竟然过去了半个小时。

台下还很热闹。

男学生扯着嗓子起哄道:“请问周医生有男朋友吗?”

话落,讲堂内一阵欢呼。

周予夏不慌不忙地指了下时钟,“很可惜,问答环节到时间了。”

台下立刻泛起阵阵叹息声。

不知哪个地方的同学带头鼓掌,带动其他人一起鼓掌,宣告讲座顺利结束。

周予夏颔首致谢,没急着收资料,而是再次走到前排座位,恭敬地颔首和各位老师教授问好,又攀谈几句才告别。

讲座结束后,黎初临坐在最后一排没动。

他靠在椅背上,半垂头,带着口罩但气质难掩。

不少人侧目,有几个学生认出他来了,走过来和他打招呼。

他虽然头疼得厉害,还是耐着性子应声,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单音回答。

人群大部分散去后,留下几个好学的学生小跑到讲台旁边向周予夏提问。

等她收拾完后,偌大的讲厅,只剩他一人还坐着。

她顺着阶梯朝黎初临走过来,边说:“生病了怎么还过来?”

大厅里还剩下两名清扫人员,看周予夏和人说话,站在灯光开关旁边等着。

她怕耽误他们时间,让他们先走一步,自己一会儿再关灯,那两个人听后离开了展示厅。

“下午请假了,顺便过来看看。”

他哑着嗓子回答,隔着口罩,声音闷闷的,双眼因为难受,艰难地眨动着。

周予夏听他的声音蹙眉,弯下腰平视,想看看他的脸色。

口罩遮去大半部分脸,周予夏才注意到他露出来的模样十分憔悴,眼白处红血丝若隐若现,仔细听,呼吸声也很沉重。

她抬手,手背贴在黎初临的额前,肌肤干燥发烫。

周予夏叹气一声,“你在发烧,吃药了吗?”

黎初临点了两次头。

“走吧,我送你回去。”

说着,周予夏扶着他出门,她今天西裤略长,特意穿了双高跟鞋,黎初临胳膊刚好可以搭在她肩上。

他似乎收了力,没有想象中的重。

周予夏是会开车的。

只是许久不开,上路难免紧张,又担心耽搁太久时间怕黎初临坐着不舒服,额头急出许多碎汗。

生病的人倒是一点汗水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