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偏执校霸的心尖宠 第44节(2 / 2)

秦序坐在座位上,沉默的往后仰了仰,自始至终,他的眼神就没离开过江枳。

两队的人都准备好了,比赛时间也到了。

比赛开始,台上八个人端端正正的坐着。

裁判拿起麦克风:“本场比赛的辩题是:如果注定分离,那该不该继续勇敢的和他/她在一起。

我们曾经历无数离合,倘若某一天,你一眼望穿你们注定的结局,道路两头,向左还是向右?”

沈岁欢抽到的是正方。

那海大的辩题就是:如果注定分离,也要继续勇敢的在一起。

江枳低着头,在纸上刷刷的写着草稿。

临场发挥就让人很烧脑。

五分钟后,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是海大四个人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辩谢玉瑾。”

“大家好,我是正方二辩池逾白。”

“大家好,我是正方三辩沈岁欢。”

“大家好,我是正方四辩江枳,代表正方问候各位。”说罢,四人朝台下深深鞠躬。

接下来就是江大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简梨初。”

“大家好,我是反方二辩周让。”

“大家好,我是反方三辩何铭宴。”

“大家好,我是反方四辩叶澜,代表反方问候各位。”说罢,他们四人也朝台下深深鞠躬。

坐在中间的导师拿着麦克风说:“好,那我们的赛制环节就不再介绍了,各位都很了解我们的赛制流程了,那我们就话不多说,直接进入第一个环节。首先有请正方。”

额……

江枳拿着笔的手顿了一下。

她好像从来没有参加过,并不太了解。

一场辩论赛没看过。

但她知道,总的来说就是反驳对方观点,论述己方观点的正确性。

正方一辩的谢玉瑾已经起身,缓缓开口道:“谢谢,首先我们应该理解这个问题的核心。‘注定分离’和‘继续勇敢的在一起。’。

萨特曾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价值在于自由选择与行动本身。即使结局注定分离,勇敢选择去爱的过程已赋予关系深刻意义。

爱情的价值不该因为结局而贬值,正如生命不因死亡而失去意义。

大家都应该学过一句名言,叫做:‘明知生命终将结束,人类依然选择热烈的活着。

若爱情仅以’永恒‘为成功标准,便否定了所有未能白头偕老的意义。事实上,共同经历的成长、感动、与自我超越,才是爱情的本质价值。”

“爱情如同烟火,短暂却绚烂。若因畏惧结局而拒绝开始,便否定了生命最本质的热情。

爱情不该因为结局而贬值,相爱很美,谢谢。”

说完,谢玉瑾眼神温柔的看向台下的张娇娇。

张娇娇朝他轻轻笑了。

裁判说:“好,反方继续发言。”

反方三辩何铭宴起身,缓缓开口:“好,谢谢。我们先来看一下正方之前怎么说。他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可是我认为,理性选择应优于感性冲动,避免沉没成本谬论。

明知结局仍然选择投入,可能是因为感情依赖导致无法及时止损,陷入‘越来越不甘心’的恶性循环。理性决策应基于未来收益而非过去付出。

而且短期的欢愉可能带来长期的创伤。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指出,失去的痛苦远大于获得的快乐。过程的美好无法抵消结局的痛苦。”

“智者不以瞬间火花赌一生阴霾。”

“爱情不是’体验派‘游戏。承认某些缘分注定短暂,选择不开始或适时放手,恰恰是对生命更深刻的敬畏与慈悲。”

裁判继续说道:“好,有请正方继续回答。”

对方的池逾白单手插着兜,另一只手拿着麦克风,鄙夷的瞥了眼何铭宴。

“我方认为反方的‘沉没成本谬论’是在偷换概念,将爱情比作‘投资’是功利化视角,爱情的本质是情感共鸣而不是反方所说的利益交换。”

“比如说:父母对病重的孩子倾力救治,明知可能‘人财两空’仍不放弃,恰恰是因为爱超越功利。”

“对于反方的‘过程美好无法抵消结局痛苦。’我方表示不认同。心理学‘峰终定律’,人对一段经历的记忆由‘峰值体验’与‘结束感受’共同决定。若过程足够美好,分离的疼痛会被升华而非覆盖。比如说《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与记者短暂相爱,体面告别便成了永恒经典。”

“爱的本质是创造意义,在明知的分离荒诞中,用瞬间的炙热照亮彼此的灵魂。如果因害怕结束就拒绝开始,就不会有航天器突破心引力,人类将退回洞穴,再无勇气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