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枝 第63节(1 / 2)
……
郭大娘如今可是干劲十足,她挽着袖子在铺子里忙前忙后。客人一起身,她便利落地擦桌子抹板凳,收拾碗筷。铺子刚一打烊,她就整个铺子里里外外收拾一遍,连犄角旮旯都不放过。
后来,生意越来越红火,清枝又招了两个机灵的小伙计,他们腿脚勤快,嘴甜会来事。
每月清枝都会推出时令点心,都是当月才有的新鲜花样。
若是哪位客人想尝鲜,只需提前说一声,店里自会派伙计送到府上。
那食盒也格外精巧,是清枝特意找木匠大叔定做的,雕着缠枝花纹,里头还分了小格,既好看又实用。
城里的夫人小姐们最爱这个,都说清枝的点心连匣子都透着别致。
六月,暑气渐浓,清枝的荷香小鱼干又摆上了柜台。除了给望香楼供货之外,她自己也留了些,这回还添了荷香小米虾和炸荷酥。
荷香小米虾酥脆可口,炸荷酥更是外酥里嫩,咬一口就满嘴荷香。
林小姐最爱这口炸荷酥,隔几日便要带着丫鬟嬷嬷来店里坐坐。
这天她捏着半块炸荷酥,忽然压低声音,凑向清枝说道,“清枝,你瞧对面那两个人,像是在盯着你这铺子。”
清枝顺着她的目光往楼下瞧,只见两个年轻男子直挺挺地杵在街对面,既不买东西也不走动,活像两根木桩子似的扎在那儿。
“站了这半晌连个姿势都不带换的。”林小姐提醒道,“你仔细着些。”
清枝给林小姐斟了杯新研制的舒月饮。
这茶汤用红糖、姜汁和几味温补的药材熬成,最是能缓解姑娘家月事时的腹痛。
“若真要监视,派这么两个木头桩子似的人来?”清枝轻笑一声,“那主使的怕不是个缺心眼儿的。”
她将茶壶搁在小几上,“我这铺子敞开门做生意,还怕人看不成?”
待清枝转身去招呼别的客人时,林小姐见那两人仍直勾勾盯着这边,便朝身旁的嬷嬷使了个眼色。嬷嬷会意,悄悄下楼唤来了候在街角的侍卫。
不过片刻功夫,那两个盯梢的见侍卫逼近,顿时急匆匆钻进人群里,不见了踪影。
一个月后,徐闻铮的两名亲卫风尘仆仆的,钻入他的营帐。
“禀参将!”为首的亲卫抱拳,说道,“经属下秘密探查,韶州城内,东市那间食肆铺子生意红火,倒不像是遭遇过不测的模样。”
徐闻铮一听,这两个月来绷得死紧的心弦,此刻终于稍稍松了几分。他问道,“店里的人可都安好?”
亲卫忙回道,“有个大娘手脚麻利,还有个姑娘像是主事的,招呼客人,算账收钱都极为伶俐。”
他想了想又说道,“另有两个伙计,一个在堂前擦桌端菜,另一个总挎着食盒往外跑……”
“伙计?”
徐闻铮眉头一皱。
“瞧着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亲卫往自己肩膀比划着,“身量大概就这么高。”
徐闻铮紧绷的神色这才松了下来,“可还探到些别的?”
两名亲卫交换个眼神,齐齐摇头,“再没别的了。”
徐闻铮见二人眼下泛青,蓬头垢面,便知这一路奔波辛苦。他摆摆手道,“下去歇着吧。”
两名亲卫抱拳退下,谁都没敢说,他们刚到韶州城那天,就被食肆里的人察觉到,还险些被个侍卫模样的人当街拦住,这等丢脸的事,他俩实在说不出口。
他们这一路上细细回想,自觉行事周密,并无半点破绽,可怎么还是叫人给识破了?
第53章 定南乡(十九)徐闻铮,你做何抉择……
七月初,熙王军终于在安庆府击溃宣帝主力,夺下这座城池。
安庆府距京都不过五百里,快马三日可达,本该乘胜追击,直取京师。
可两军在安庆鏖战近一年,熙王军的将士们战甲破损,死伤无数,连战马都消瘦不堪,虽打了胜仗,将士们的脸上,却再难寻见当初那股子冲锋陷阵的锐气。
宣帝至今毫无和谈之意,摆明了要与熙王拼个你死我活。
眼下局势,明眼人都瞧得真切,若是熙王军与北面的郭家军联手,两路并进,便能形成合围之势。
到那时,京都就如同那笼中鸟一般,毫无脱困的可能。
因此,京中的豪门权贵早已惶惶不可终日。
深夜,张钺得宣帝召见,踏着夜色疾步入宫。
清风徐来,宫灯摇曳。
他跪在殿中,双手交叠行礼,“微臣张钺,参加陛下。”
珠帘后传来几声虚浮的咳嗽,宣帝扶着龙椅勉强坐起身。这位天子如今瘦削不堪,明黄色的龙袍下空空荡荡,这些日子,全靠丹药强撑着最后一口气。
宣帝没让李公公打起珠帘,他就这么隔着珠帘,细细地瞧着张钺。
殿内静得可怕,只有宣帝偶尔发出的,几声咳嗽声。
宣帝想起,张钺自十六岁正式编入天珺卫起,便一直跟在他身边。这些年来,张钺对他恭敬有加,从不曾有过半分逾矩。
他恍惚间,将此刻跪在殿中的身影,与当年那个初见他时,颤抖着双腿跪在地上的少年,重叠在一起。
不禁感叹,时光流逝,恍如隔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