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极品老太:你你还有你跪下 第94节(1 / 2)
“小伙子,大妈家里孩子多,一年到头吃不着几回糖,你行行好,给大妈先买成不?”
柜台前面的是贵价奶糖,很紧俏,也很难买,有家里办大事儿又舍得花钱的,这种糖买回来,足够体面了。
和祁红豆一起吃瓜的小大姐啧啧:“八成又要被这大妈插队成功了。”
年轻人大都还是脸皮薄的,尤其是遇到几个喜欢发扬风格的男同志,就更好拿捏了。
看那年轻人的背影,板板正正的,扭过头,正脸果然是个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的青年。
大妈眼睛一亮,“小伙子,你干啥工作的啊?结婚了没啊?要不大妈给你介绍一个——”
祁红豆:“......”这也行?
小大姐:.......小伙子看起来是有点帅气哦,羞涩。
虽然人黑了点,但是看着很结实啊。
这生硬又突兀的转折,不仅是祁红豆看呆了,周围其他注意着这场小风波的人也都噎了一下。
不过也不怪大妈忽然这么兴奋,实在是这小伙子看着就很讨喜啊。
这青松一样挺拔的身姿,这大方爽朗的长相,这排场不用多说,往那里一站,就不知道是多少老丈母娘心里的最佳女婿模板了。
都以为这小伙子看着这么大气,估计会痛快同意给人大妈让个位置,发扬一下风格的,谁知道这看起来那么大方的青年看了一眼大妈,笑着来了一句:“同志,请遵守秩序排队,年根底下,大家来供销社一趟都不容易,都跟你似的随便编几句话就插队,是不是对其他同志不公平呢?”
大妈瞠目结舌。
看你小伙子浓眉大眼的像个好人,还以为你会发扬学雷锋精神的,结果踢到铁板了?
还有,没见我这么大年纪了,尊老爱幼不会啊?谁跟你同志啊!
那年轻人见大妈不退,就用手轻轻一拨,看似没用任何力气,结果就把大妈带出了排队的队伍。
“同志,插队影响不好,也别打扰其他同志买东西,想要买啥,还是按规矩排队吧。”
大妈气得,正要撸袖子和那小伙子理论呢,结果前面的售货员喊了一句,“奶糖还剩最后三斤——”
然后排队的队伍哗啦一样浪潮一样往前涌,大妈直接被彻底挤出去了,想要再挤进去是不可能了。
连个可以塞进去的缝都没有。
......
这个小插曲祁红豆也没放在心上,只当是逛街路上看了个小热闹,转头就丢一边了。
而那头买了糖果和其他东西的郭建军从人满为患的供销社出来之后,却是长舒了一口气。
马上就要结婚了,他可得多准备一点东西。
家里他是不指望的,只希望等回头去红旗大队的时候,事情能办的顺利一点。
第121章 郭建军的心思,国营饭店的馄饨
郭建军回家的具体时间,郭家人并不清楚。
而他回来之后,也没有直接往家里赶,而是在县里战友那里暂时落了脚。
虽然如今人人崇尚绿军装,但是郭建军出门也没有穿上军装,这是一种荣耀不错,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也是一种负担。
刚才在供销社里的那种情况,他要是穿着军装的话,不发扬风格也要发扬风格,不论他是不是真的排了很久的队,为人民服务嘛。
郭建军去当兵,老实说,一开始不是因为什么信仰和向往,那是为了给自己谋一个前程,是冲着部队里面的那一碗饭去的。
离家那年他十九岁,正是吃不饱要长个子的年纪,郭建军一个不上不下的老三,父母不太看得上,自己要是再不想个办法,一辈子浑浑噩噩就那么过去了。
于是郭建军就这么走了。
当了兵,有津贴,第一年每个月有六块,拿到手里还没捂热,老家那边就来信,家里要用钱,让他这里有多少汇多少回去。
郭建军汇了五块回去。
从此以后,他的津贴就成为了郭家的血包,只有贴回去的,没有拿回来的。
一封封催钱的信件,变成了飞过来落在他身上的一块块石头。
衣服坏了、薄了、鞋子裂了,受伤了、生冻疮了......这些从不在郭家人关心的范畴里。
但是郭建军依然雷打不动的每个月汇钱过去,一般是五块给自己留一块,有时候家里催得急,连一块钱都不给自己留,全汇了回去。
时间久了,战友们就知道了,这小郭,有点实心眼。
孩子怎么就这么实诚呢,部队里面也很辛苦的,家里人是要照顾,但是照郭建军这样有去无回的送钱送票,实在是让人看着寒心。
真关心孩子,不说送多少东西,哪怕口头关心一下呢?
郭家的一份份来信上面,一开始还会费心措辞,后面就只有直白冰冷的‘汇钱’两个字。
部队里面没有秘密,郭建军的事情,渐渐地,被更多人知道。
领导也知道了,听着就挺牙疼的。
谁的兵谁心疼,一个综合素质挺不错的兵在自己手底下过得跟小可怜一样,本来只是看看听听,后面郭建军的表现越来越好,越来越突出,领导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好歹给自己花点钱也行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