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1 / 2)

墨衍用一种不解亦不耐的神色看向我,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脑海飞速运转着,想要找到合适的理由劝说他放过容应淮,让容应淮死在北地,叶珣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先动手让容应淮死在魏国,叶珣又能做些什么?墨衍轻嗤一声,她难道敢抗命私自带兵救援么?往大了说这可是诛九族的死罪。

她如果真的这样做呢?

他的面容没有半分波澜,如同一块亘古不化的坚冰,那我就会真的让人弹劾她,让她去和她的好丈夫陪葬。这不是正好么,省得再留下一个祸患。

他全然没有念及数百年前叶照临对于墨怀徵和苏辞楹的照拂,若不是为了保全她们二人,叶照临本不会选择前去北境的。

但咽喉处一片生涩,我一时间找不出反驳的话语。我知晓墨衍所言不错,容应淮油盐不进,在发现墨氏和魏国交易的秘密后,执意要回国禀报,若要除掉他,自然也要将叶珣一并拉下马才无后顾之忧。

这本是最理智最稳妥的方法。

但我脑海中想起的都是叶晨晚的面容,她还在期待和家人的重逢,她是全然无辜的,难道就要让她这样成为一个孤儿么?

我体会过失去母亲的痛苦,我不愿这样的痛苦也降临在她的身上。

我缓缓开口,但卦象说,叶晨晚是天命凰女,若她将来会推翻玄朝,我们现在何必去做她的仇人呢?

额头处却传来一阵撞击的痛感,墨衍手中的书卷砸到了我的额间,直撞得我眼前一花,书页哗啦着坠地,上面的字迹在我眼中也一片模糊。

你真是愚钝!他语气难得愤怒,将书砸在了我的身上,眼前的危机还未解决,却想着这些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若是容应淮回到玄朝,你我活不活得过明日还未可知!

我张了张嘴,却无法反驳,只觉得咽喉处干涩得生疼,几近不能言语。

还请父亲再三思,或许还有不必如此激进的方法。我只能如此道。

混账,你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吗?你在同情叶晨晚?他大迈步走到我身前,比我高出许多的身体在地面投射下浓重的阴影,跪下!

墨拂歌,你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蠢话么?他指节敲在我肩头穴位上,膝盖处就传来一阵钻心的刺痛,我只能跪倒在地面冰冷的砖石上,抬头随着他的手指看去,便正看见悬挂在墙面上的,萧遥的佩剑复来归。

你敢去祠堂上面对先祖再说一遍么,血仇未报,却有愚善,你知不知道你这些愚蠢的同情,会让我们所有人万劫不复,让墨氏百年来的努力付诸东流?!

我知晓他说的不错,我也无从反驳,若是容应淮真将墨氏有反叛之心的消息回报给玄帝,这百年来为了复仇所做的努力都将付之一炬。

连我也不过是这局棋上不容违背的一枚棋子而已。

地面的砖石冰凉,而我知晓,从今日起,我与她便要做有血海深仇的殊途人了。

可她却什么也不知道。

第二日我再去太学时,她还惊讶地抚摸过我的额间,阿拂,你这是怎么了,额头上怎么青了一块?

我只能含混道,是昨日从书柜拿书时不小心被掉下来的书砸到了。

她小心地替我检查着额头处的淤青,你该小心一些的。

是么该小心的人不是我,而是她,她身边坐着的,是她的杀父仇人。

我知晓,府上的暗卫已经领命而去,直奔向魏国,势必要让容应淮不能从魏地归来。

她不会再有机会见到她的父亲了。

承佑七年的秋日转瞬即逝,那一年的冬日来得很早。

桂花凋零,新雪落下,明月几轮阴晴圆缺后,墨临城已被落雪染作一片素白。

叶晨晚终究没有等到这一年的中秋,便再未出现在太学之中。

墨临城内都能嗅到不安的气息,出使魏国的使臣迟迟没有归来,反而被魏人指责偷窃国宝,流放至祁连山中,而宁王叶珣不顾圣上待命的圣旨,亲率两千亲卫前往祁连山救援。

连燕矜都难得严肃起来,悄声问我,晨晚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府中暗卫已替我打探到消息,叶晨晚如今被作为人质软禁在皇宫西苑内,便是为了限制叶珣。

但我只能摇头,说,我不知晓。

毕竟我与她,不过是平平无奇的同窗罢了。

若能做一个毫无交集的陌路人也是好的。

可在来年的春日时,她又安静地坐在了我的身侧。

此事已经尘埃落定,容应淮宁死不屈,死在了祁连山冬日的风雪中,而叶珣率亲卫救援无果,只能抱着他的尸骸一步一步走回焘阳。

为此,也落下一身寒疾。

但她安静地坐在我身侧,递给我了一枚琉璃烧制的白兔。

兔子烧制得格外精巧,栩栩如生,琉璃色泽莹润透彻,腹部中空,刚好足以往腹腔内放入一支灯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