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 / 2)

玄靳的眉头一瞬间紧皱起来,脸色也变得格外阴沉。

我是来和你谈事情的,她摊开掌心,如果想取你的性命,即使没带照雪庭光,你的影卫也护不住你。

他的脸色已经可用难看至极来形容,却终究强忍着怒意一拂手示意其他人退下。

大殿内一片死寂,只有两人沉默相望。她依旧是一袭白色衣袍,衣上火焰云纹灼灼。自己初见到叶照临时已经是她自晋国出逃辗转至墨临的时候,玄靳想,虽然自己并未见过她当年的荣光,但也能想到她的气质依旧是当年那个执掌晋国,四海敬服的叶相。

说吧,你要怎么才能放过她。她眉梢轻轻蹙着,看不出喜怒。

二者都很清楚这个她指的是谁。朕既从未加害,又何来放过一说。

那双浅褐色的眼瞳目光死死地钉在玄靳身上,如若取血肉引精魂还不算加害,这世间也就没有害人之事了。

玄靳清楚,这个女人已经愤怒了,不然凭她的性格情绪不会外露。但他没想到她会直接闯入皇宫,为了江山永固,祭司为大玄的这点奉献,是祭司的职责。他漫不经心地将笔重新搁回笔架,绛色点白雪,孤魂满霜华,不知叶卿当年的赫赫荣光,又是由多少白骨累就?

两相沉默。叶照临背在身后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

恰逢乱世,叶照临无意否认她的仕途由白骨与鲜血铺就,若非如此,她早在那群臣的最高点坠落摔至粉身碎骨。即使是今日,为了苏辞楹与墨怀徵她也不介意再握刀刃,多两桩血债也无妨。

他与她,都是一步步爬至高位,身前光辉熠熠,身后枯骨哀嚎。

良久之后,她终于开口,玄靳,你知道你与我有什么不同吗?熙和十七年六月,晋梁战于连云关,晋愍帝献晋国十二关于梁,引狼入室只为除我。我所带之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是苏辞楹闻信千里驰援,我一路被人追杀,是她与墨怀徵多方打点只为护我平安。如若没有她,我已死在那晚的大火之中。这份恩情我从未敢忘,故而今日纵我身殒也要护她。

她抬眸,帝王的模样倒映在她眼瞳里,竟透出两分悲悯,而你,十二年前进京赶考的落魄书生,若非她救你你早已死在荒郊野岭的山匪手中。你以为,毫无背景的新官步入梁国朝堂,能够平安活下步步高升,没有墨氏与苏氏的庇护?她们助你登上帝位,最后你却要亲自取她的血肉来换你江山永固。你没有良心,我还有。

叶照临的话语直白如刀刃剖开他不愿启齿的过去,已然惹怒玄靳。他蓦然站起身走下御案,猛地拂袖,叶照临啊叶照临,你说得冠冕堂皇,但你看你为她不惜付上性命,她最后还是选择了闻弦。而现在闻弦已经死了,她还是没有多看你一眼。你若是与朕连手,她本就可以是你的囊中之物。

玄靳果然还是对萧遥起了杀心。不过闻弦已死,游蔚然灭族,楚麟川自渺双目,苏辞楹世人传闻其疯癫,云游四海,只是近日回到墨临看望墨怀徵,竟然也让玄靳动了杀心。北杓七星只剩其三,若是萧遥再一死,怕皇权壮大再无人能抗衡。叶照临心中向来明了,只嗤笑,这种手段我用不上。

他羽翼已丰。

玄靳不怒反笑,他在御案边来回踱步,终于开口,好,叶照临,朕有一笔交易和你做。你为朕做到,朕自然不会再为难祭司,还会保墨氏百年平安。至于苏辞楹,她若是安分守己,朕也可以对苏氏网开一面。

叶照临抬眸,静静地看着他,目光像是一潭幽深的死水。

自重光帝崩,中原动荡,持续百年,让蛮夷胡虏借机壮大。北境自立国来一直不太平,鲜卑人掳我大玄臣民,夺北地奇珍异宝,他一步一步走到叶照临身边,朕记得叶卿当年在晋国时蛮夷朝贡,四海臣服。现今

话还未说完,就被叶照临打断,我可以出征。

朕的话还没说完。话锋一转,语调被微微拖长,朕有意封叶卿为王,焘阳三郡十五城,皆为封地。异姓王的无上荣光,恐怕即使是当年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叶相也未曾有过吧?他眉头上挑,玩味地看着叶照临,期待着她的回应。

焘阳是什么地方她当然清楚,朔北边疆,终年飞雪的荒凉之境。给一个挂牌的王爵,就要为玄朝戍守边疆。

太极殿中一片寂静,日光照射在殿内雕梁画栋,却折射出冰冷的光。叶照临阖上眼,脑海中却都是苏辞楹的音容笑貌,有如晨光日昀,却又这样笼罩在光晕中,不可触及。

远离京都,很多事自己难免鞭长莫及,这也是玄靳的算盘。

罢了,这也是她能为苏辞楹做的最后一点事了。

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再看见那人的笑容,一如当年,南风十里过境。

像是过去了千万载一样的漫长,叶照临终于睁开眼,我答应你。

帝王展颜的笑声回荡在大殿,殿门外战栗着等候的宫人终于长呼出一口气。

叶照临,希望我们都能履行承诺。

初冬的清晨,连天都未曾洒落天光,而镇北侯府前已经整齐排列着车马,整装待发。

大人,所有行装都打点好了,我们多久出发?跟随她多年的老仆人小心翼翼地问。

叶照临看着窗外沉紫天色,现在就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