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折棠回忆了一阵,朝中近些时日关于殿下的话题不少,不过宁王殿下近日迎战魏军屡屡得胜,好歹是止住了魏人最近猖獗的攻势。朝中这些大臣说来说去,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来,不值得多听。

他们有什么好挑错的,不该感激涕零么?墨拂歌翻过一页纸张,唇角讥讽。

他们当然应该感激,应该庆幸,庆幸叶珣死后宁王的位置后继有人,能为他们守住北方,挡住魏人的侵袭,让他们在江南温柔乡的墨临继续醉生梦死。

墨拂歌继续翻看着手中的纸张,折棠分轻重缓急整理得井井有条,看着让人舒心许多。

接手扶风楼后,可有什么想法?墨拂歌一边翻阅,忽然开口问。

毕竟叶晨晚临走前也嘱咐过自己多照顾折棠一些,所以她才会今日来扶风楼。

折棠突然被墨拂歌问住,思索了一阵才犹豫着道,其实暂时也还没什么想法,能把殿下吩咐的事做好是第一位的。若是一定要说的话,再把这几个孩子好好抚养大,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心善又有感激之心,叶晨晚的确选中了一个很好的人选。

墨拂歌没有说好或不好,只稍微抬起眼看她,扶风楼每月的分成不算少数,能拿到这笔钱可以有更多大胆些的想法。

若说想法,也是有的。折棠目光游移了片刻,而后轻声道,您听说过红绡阁吗?

墨拂歌了解过折棠的身世,自然知晓她曾待过的那个烟花之地。嗯。

炉火跳动着,在她眼中映着星点的光,如果可以,想攒下一笔钱买下红绡阁,这样的话,很多如我一般的姑娘,再不用罹受此苦。

她的神色是温柔而坚定的。

略微沉吟后,墨拂歌放下手中纸张,用手背撑着颌骨,硬要开价买下红绡阁倒还是有些困难,此地背后有人撑腰,与许多官员都有所勾连。

但并非没有办法,只是要用上更多手段。她很快补充道,若是能想办法毁掉,自然就能用更便宜的价码,任你宰割。

折棠没有应答,而是做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墨拂歌知晓她是听进去了。

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口,啊,对了,祭司大人,说起买地这件事,我想起来还有一事。

她指向沧江对岸的那一座高楼,自从凌天赐被关入大牢,判了秋后问斩,白玉楼便树倒猢狲散,殿下趁机低价买下了白玉楼这块地。只是她回北地回得突然,还没考虑好这块地的用处,是以现在就空置了下来。这些时日,不断有人来找我高价想买下这块地,我都一一回绝了,派人去查了查,似乎都是太子的人。

凌天赐本就为太子效力,白玉楼也与太子有关,他想买回这块地也在情理之中。

他想买回这块地,继续经营白玉楼?

折棠犹豫着,神色似乎很是苦恼,或许,我也不能确定。但我觉得并不只是经营白玉楼这样简单。

她轻点着太阳穴,回忆起往昔还在白玉楼的时候,因为白玉楼在墨临城中的位置也极好,临靠沧江水畔,去往瀛洲港也不过大半炷香的时间。所以白玉楼,似乎也是太子的私库,从前时常从白玉楼往来瀛洲港,运送许多东西。一声轻叹,可惜我从前在白玉楼时,日日混沌度日,只想把每日的事尽数应付完,是以也并未关心私库一事。这私库究竟用来储存什么,运送些什么,倒是也不知晓了。

墨拂歌却听得很有兴趣,身体微微前倾。

暨州一案后,太子因为赈灾不利被斥责,思过了好一段时间。但更大的输家显然是宣王,因为从郑成的账簿中,查出了许多笔与宣王的往来,他本就是宣王安插在洛祁殊身边的眼线。

玄若清向来最厌恶皇子与大臣私下结党,是以对宣王很是失望,近日都疏远了许多。连带着最近的两党之争都安分了不少。

她正愁没有机会再将这潭水搅浑。

那便再去查,顺藤摸瓜,看看太子到底在拿白玉楼运什么。

是,我记下了。还有一事。折棠本对这些男女之情,贵胄姻亲并无兴趣,但奈何牵扯的人颇有地位,是以还是将此事记了下来,寄荷公主大约是想等着年关官员亲王进京朝贺的时候,明确提出想招洛祁殊为驸马了。

朔方位处西北之地,寄荷公主当真愿意远嫁去芜城?墨拂歌倒是并不看好此事,寄荷公主骄纵,未必受得了这个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