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她着了身于女子罕见的玄色衣袍,领口衣摆都绣有暗金丝线的月下昙,衬得她眉眼冷冽又逼人心魄的美。

折棠第一眼就猜到,此般风骨红颜,只能是镇远将军燕矜。在白玉楼见到她并不奇怪,墨临城内皆知燕将军爱纵马爱折花,生性潇洒,也算白玉楼的常客,她先前也有过照面之缘。

而且燕矜素来霁月胸怀,在这些贵客里显然还不算难伺候的主,所以面见她折棠并不紧张,反而落落大方,回以一笑,将军过誉,能见到将军,才是折棠的荣幸。

相反,让折棠惴惴不安的,是此刻坐在窗边背对着她的女子。乌发如墨随意插了根白玉簪,身姿纤细恍若随时都可能飘零在窗外烟雨里,但脊背笔直,胜雪中白梅清癯。

几缕雨丝自窗边飘入房间,泛开些微的冷意,折棠不动声色地将琵琶抱得更紧了两分。

纤长的手就在此时轻轻阖上窗扉,椅背上的人也在此刻转过身来。

霎时间屋内烟雨蒙蒙,晕开水墨般的清隽眉眼。座中人眼尾一点几近难以察觉的笑意,音色清淡似捧出一抔将融的新雪。刚才闻楼下一曲,感怀良久。今日得见折棠姑娘,才算不虚此行。

折棠并没有因她温和的语调放松,相反,琵琶弦在她白皙的手指上因用力而留下红痕。

从来深居简出,甚少能在墨临城见到的祭司,才是她不安的源泉。虽然她对祭司知之甚少,却也知祭司生性清冷,本不爱此等纸醉金迷之地。这种不该出现在这种地方的人,一掷千金要见自己,显然蹊跷。

就像此时她面色虽然平和,但那点浅薄的笑意只浮在眼尾,一触即碎。漆黑的眼如同新雪中拥出的黑曜石,虽明亮清澈却泛着不化的冷意。

祭司大人的琴艺墨临城中无人不知晓,折棠在您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哪里又值得您专程一见。她怀抱琵琶欠身,眉眼低垂,避开墨拂歌的视线。

这墨临城内稍微懂点风雅的,都知晓祭司于琴棋书画皆是百年难见的奇才。此人天生慧骨,这方面多少让人艳羡。

今日白玉楼没有祭司,只有知音谈乐,以乐会友而已,折棠姑娘不必紧张。折棠那点小动作尽数落在墨拂歌眼中,她只是伸手示意折棠坐在对面的位置。

折棠还未回答,就听见燕矜不屑的哂笑,她弹琵琶你弹琴,也算得上知音?

乐理共通,自然也可以算是知音。祭司的琴声折棠也早有听闻,心向往之。折棠下意识地替墨拂歌回应。

燕矜的目光落在折棠身上,她一手撑着脸颊,神色揶揄,你今日第一次见墨拂歌,现在就开始替她说话了?嗯看得出的确是知音。

折棠怀抱琵琶僵坐在座位上显得不知所措,她感觉自己耳后一阵烧红,更不知如何回应燕矜的调侃。

好在此刻雅间内响起琴弦拨动的声音,转眸看,墨拂歌不知何时已经坐在了屋内的琴案前,信手拨弦。白衣浮动,琴音淙淙,有着安定人心的奇异力量,让人不自觉地安静倾听。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听琴声如述,弦上十指修长,每一次拨动都漾开曲调泠泠。帘外春雨潺潺,滴落在婉转音调中。

折棠在听见她琴音时就知,墨临城中有关祭司琴艺的言论都并非传言。她在白玉楼内听遍多少善琴之人抚弦,都不如今日一曲如听仙乐耳暂明。

一曲弹毕,墨拂歌垂眸,未有多余神情,只有指尖摩挲过琴弦。可惜了,这把琴品质略差。

尽管只是随手弹了简单的曲调,折棠也知墨拂歌在知音上给足了面子。她怀抱琵琶盈盈欠身,调弦试音。今日有幸得闻仙乐,小女子也只能献丑以和祭司大人的琴曲,让两位见笑了。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她起手拨弦,便有珠玉落盘。准确地弹出了与墨拂歌相同的曲调,相比琴音,琵琶音色更显清越,嘈嘈切切,余音不绝。

墨拂歌的目光停在折棠拨弦的手指,又攀附至她轻垂的眼眸,那双泛着冷意的眸子专注起来,恍惚看去竟是温柔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