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2 / 2)

村长闻言脸都白了,闲清林朝着许一凡看去:“一凡,你这话什么意思?”

许一凡道:“人死后,魂魄会被鬼差领往地府,喝了孟婆汤,再行轮回,寻常应该是这样,但有些人突发横死,或怨气难消,往往都不愿踏过奈何桥,为使鬼魂甘愿过桥,阎王大多都会让其鬼魂再返人间,完成未完成的心愿和遗憾。久而久之,其他鬼魂便觉不公,地府便出了条例,不管横死,老死,其死后都有一次机会重返阳间,在人世,大家都称其为头七。”

村长猛点头。

他们这里确实是有头七鬼魂回来之说。

“有些鬼魂只求再见亲人一面,头七回来后,便会自行回去或消散。”

就像当年的蚺云在,因为悔恨,因为想见恩公最后一面,因为想同他道歉,他便迟迟不愿消散,也迟迟不往地府报道。

可蚺云在修为高深,哪怕历经万年,他意识都能一直保持着清晰,一直记得恩人。

凡人,又如何能做到?

生前凡人尚且不能做到永不忘却更何况死后。

“有些鬼魂舍不得,或者心愿还是未了,头七过后,他们便会躲避前来领路的鬼差,或是逃跑,这些滞留在人间的鬼魂,其实只是一人魂,魂魄不全,那么久而久之,鬼魂就会忘却自己的名字、甚至初衷,乃至愿望、当一切都被忘却时,他们便再无人性。”

“而鬼同人有着相似之处,我们人会饿,鬼亦是如此,鬼魂多是以阴气为食,阴气又多出自死人身上,在理智全无的情况下,鬼魂饿了,便是遵从本性,到处猎杀,因此世间才有恶鬼一说,也正是因为都忘了,这些恶鬼对着哪怕亲人都能下手。”

许一凡看着村长道:“若是那单遥真如你所说,死了那么久,那么她现在应该成为恶鬼了,可是村里无人死亡,这倒是怪了。”

村长听得心里发毛,瞬间感觉周边好像更冷了,可还是笃定道:“这宅子闹鬼是不假,但从未有人死在这里。”

“那就没事儿。”许一凡不怕,这屋子修缮修缮,住起人来应该不错。

“我们就住这里。”

“后生可畏啊!不过令弟……”

许一凡大声道:“什么令弟,这是我道侣,老爷子,你眼睛不好了。”

修真界男男互相结为道侣之事实属平常,凡人界虽少,但也不是没有,仙师大多喜龙阳之好,有些凡人甚至还学习起来,以此为荣。

见惯不怪,村长只是一顿,便笑道:“哎呦我老汉眼挫了,倒是没看得出来,不过两位可是想好了?”

第68章

许一凡朝闲清林看去。

闲清林点点头, 满意道:“看好了,就这处吧!安静。”

年轻人,胆子难免的大些,这么些年,这边一直在闹鬼,可确确实实没出过人命,因此村长也没多劝。

房子要修补后才能住人,先不说烂了大半的院墙, 院子里的杂草率先就得清除掉,不然杂草丛生的,天热蚊子多, 而且屋中家具也需更换。

单家留下来的家具已经腐朽得不成样子, 有些更是烂成了泥, 用不了了。

闲清林在正堂逛了一圈,又去看了挨着正堂的几间屋子,发现主屋墙上挂着一幅画,本应没什么好奇怪的,村里有些人家墙上都会挂些画,信观音的便挂观音,求子的便挂个大胖小子图,求财则是财神爷,来来往往,无非不过这三种。

可单家墙上这画甚是奇怪,虽已陈旧褪色看不清,只余中间一片,但突兀的地方,便是中间残留下来的'画像', 不是观音身上的某部分,也不是财神和胖娃娃。

闲清林仔细打量,发现好像是个四四方方的黄色灯笼,灯笼里莲花灯中燃着一簇小火苗,灯笼画像遗留的也并不完全,令一半已经看不清了,余下一面,上头似乎刻画着怪异的符文。

这是不是灯笼,闲清林也说不清,猜想可能是什么人物画也说不定,有些女子画像,最爱抱着长琴和琵琶,有些也许喜欢拿着灯笼也说不定。

只扫了眼,他便移开视线,继续打量起来,看看需要添置些什么家具,一确定好,他和许一凡便大刀阔斧直接去了城里。

中天域和蛮荒大陆一样,分南北两洲,闲清林问过村长,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南洲丹城杏遥村,南洲有两大宗门,六大世家。

六大家则以万家为首,万家乃是丹道世家,族中有两七级丹师坐镇。

中天域最高级别的丹师,便是七级,而整个中天域,只四位七级丹师。

符箓,阵法等术,也只达七级。

许一凡和闲清林在镇上逛了一圈,发现在蛮荒大陆珍贵的三四级灵草,在这里像烂大街的白菜一样,随便一个小摊就有卖,而且所见修士,几乎都是筑基。

筑基在蛮荒大陆,放在宗门里可以做精英子弟和堂主,可在中天域,竟然只能做护卫。

这里宗门里头的长老,全是出窍之上。

许一凡吃着灵果,东张西望,传音道:“清林,这地方比蛮荒大陆厉害!长老都有出窍呢,蛮荒大陆宗门里头的长老全是金丹,元婴都要上天了,这里竟然还有出窍和分神,果然灵气浓郁,高手就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