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据我们调查,凶手一共有两人,一个已经被判处死刑,一个还在逃。下午追尾我们的那个司机,就是凶手的下线之一。我当时讯问过他,但因为证据不足,你们单位最后没有批捕这个人。”

闻言,应泊沉吟许久,说:“我听说,这个案子当时差点按意外处理,是你力排众议,才发现了蛛丝马迹。”

“也不能把功劳都算在我一个人头上,除了我,也有很多民警提出异议。凶手反侦查能力非常强,车辆损毁严重,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在铁皮堆里一连找了好几天,才找到了定时□□。”

他直视着应泊的眼睛,压低声音说:

“而现在,605爆炸案的势力又开始阻止我们调查绍青村奸杀案和蒋威犯下的那起抢劫杀人案。我想,不太可能是巧合吧?”

应泊也回望着他:“如果我的猜测没错的话,605爆炸案、抢劫杀人案以及栽赃诬陷马维山的幕后主使,很有可能是同一股势力,对吗?”

路从辜没有出声,算是默认。虽然伤口已经包扎完成,但应泊还是没有放开他的手,他也一直放任自己的手搭在应泊的腿上:

“我很好奇这个马维山的身份和过去。看案卷,他入狱前只是一个小学老师,为什么会惹上这么大的麻烦?”

“具体的原因,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我曾经套过他的话,但他一直避而不谈,我也没办法。”应泊叹了一声,“等到结案之后,我会把他约出来单独聊聊,他手上很有可能还有我们没掌握的线索。”

吱嘎一声响,抢救室的门被推开,医生走了出来,二人一同迎了上去:

“大夫,人怎么样了?”

第13章 纰漏

“目前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但还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医生也忙得精疲力尽,“患者意识障碍恢复后,还可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愈期,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二人同时松了一口气——至少暂时保住了一条无辜的人命。

“不用担心,我们会一直留意的,有情况会随时通知你们。”

蒋威的母亲没有其他还在世的亲人,只有一个儿子,眼下这个不省心的儿子也大概率已经死于非命,能依靠的也就只有这群指望着从她那里撬出点线索的司法工作人员了。

“时间不早了,让老人家好好休息休息吧。”目送医生离开,应泊回身道,“我打了车,就快到了。”

走出医院时将近深夜,网约车已经候在了医院门口。两个人并肩坐在车子后排,路从辜向后仰倒,双眼眼皮发沉。

应泊帮他系好袖口的扣子,又把他外套衣角的褶皱都抚平:“困了?”

“头有点晕。”路从辜的声音渐渐弱下去,“可能是被煤气熏得……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身边人的呼吸渐渐平稳,应泊用目光将那副五官的轮廓都描摹一遍,又转头望向窗外。各色霓虹交映落入眼中,他一团乱麻的心境也随着窗景的变换慢慢平复。

值得庆幸的是,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下顺遂推进,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是出乎他意料的变量,那也只有重逢后路从辜的态度了。

不告而别十三年,留下的最后一点线索是自己的死讯,如果是记忆里的路从辜,重逢后应该会二话不说先给自己一拳——他不是没这么做过,这样应泊心里的愧疚感也能消弭许多。可他就那样宽宏大量地放过了自己,还义无反顾地陪自己跳进火坑,应泊反倒生出了些不甘和不安来。

毕竟,谁知道他是跟自己一样忘不了过去,还是仅仅出于好意和职责?

或许是职业病的缘故,应泊总是习惯掌控讯问、掌控庭审,掌控所有的局势。在那场“蓄谋已久”的联席会议之前,他设想过很多很多种可能。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这么做,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导向怎样的终局,可总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慌和执念在暗自滋长,梦魇一般萦绕在心头:

“你不能再错过了,应泊。”

斑驳的光影漏进车内,他按捺住抚上肩侧那张脸的冲动,心底忽然涌起一股古怪的期盼——然而这一次,事情发展并不如他所愿,车子走走停停,路从辜渐渐睡熟,头却自始至终都没歪倒在他肩上。

“其实你也是在乎的吧?”他想。

你可以恨,可以怨,可以暴跳如雷,可以歇斯底里,但你不能无动于衷,哪怕已经过去了十三年,哪怕我还没想好怎么给你一个交代。

收回来的手无处安放,应泊不自在地摸遍了全身,才想起拿出手机查看消息。夏卓尔发来几张跟张继川和徐蔚然吃饭时拍下的照片,附上消息:

“安全到家了,没有人跟踪我。”

算是个小小的圈套,卓尔下午打来的那个电话也是应泊提前安排好的,张继川早就订好了位子守在餐厅里,只等夏卓尔把徐蔚然带过来。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作为已经身居领导层的前辈和师长,联合同僚绞尽脑汁地算计对付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会不会过于卑鄙,应泊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何况目前还并不清楚她的底细,倘若她当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助理,自己的行为几乎等于毁掉了她的职业生涯。

但今天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又一次拨动他多疑敏感的神经,自己前脚才把她打发走,后脚那伙亡命徒就跟了上来,其中必定有鬼。哪怕他并不信奉宁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这个节骨眼上,也必须能防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