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2)

“慕容兄。”

“萧将军。”

“待我离开之后,阿景就只能麻烦慕容兄多照顾了。”萧风站直了身子。

“自然。将军孤身在外,亦是险境重重,切勿掉以轻心。”慕容影抬起眼帘,迎上他的目光,“如有难处,预先与在下通信便可。”

“那便多谢慕容兄了。”萧风又揖了一礼,“不过,在下仍有一事不明。”

“将军请讲。”

“逍遥阁当晚,阿景怎么会孤身一人出现在酒楼中。”萧风目光沉沉地看着他,“慕容兄对此一无所知吗?”

在萧风看来,慕容子须就像是一件精密的仪器,他从不会遗漏任何一个细节,也从不会出现任何一丝疏漏。

所以逍遥阁事件发生时,他为何迟迟没有动作,甚至还需要萧风为他递送消息?

“此事确实是在下疏忽,倘若殿下有失,在下定以死谢罪。”慕容影滴水不漏地应对萧风的审视,面上没有丝毫破绽。

萧风没有相信他的说辞,但一时间又想不通其中的关节。

慕容子须对陈景和萧风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但他们却从来没有看透过他的心中所想。

他在乎什么?

他追求什么?

他厌恶什么?

一无所知,意味着不安。

“慕容兄对我有所保留,我是可以理解的。”萧风垂下眼,“但殿下视你为亲兄长,对你未尝有过一丝苛待。”

“还在幽篁山时,阿景就曾多次对我说起,慕容兄你有惊世之能,不应该受他连累,困于深山。在回到延应之后,他也在第一时间冒着风险举荐了你。”

慕容影微微欠身:“殿下之恩,影衔环结草难报万一。”

“阿景与你的情谊非我能比,我不便多作置喙。”萧风喉结微微滚动,将未出口的话又咽了下去,“你好自为之吧。”

“影受教。”慕容影恭敬道,“此外,殿下吩咐我将萧府旧人安置在京郊故府,将军离京时,应当可以顺路探望。”

“……”

如此一来,倒显得萧风敏感多虑了。

“如此大恩,”萧风看着他,“在下没齿难忘。”

“将军于影和殿下的恩情,我们亦不会忘。”

王府的朱墙在冬日里显得愈加深邃,寒风掠过庭院,卷起廊下几片细小的雪沫,打着旋儿飞往了不同的方向。

第126章 折水篇(十一)刺杀

夜已深沉。东宫书房内,书案上的奏折堆积如山,烛火不安地跳跃着,将陈昊伏案的背影映得扭曲。

陈昊搁下笔,指节因长时间的执握而微微僵硬。

人人都知道太子与宁王手足情深,可此次宁王重病,太子却一反常态地未曾登门一次。

连皇后都觉得蹊跷,唤他进宫询问原因。

陈昊将逍遥阁那夜的所见所闻尽数告知了皇后。

“本宫真是小看了陈景,他居然能与那萧家小儿做出如此苟且之事……”孔皇后乍然听闻这一消息,也是花容失色。

但她很快冷静了下来。

“陈景不安分,但陈晏也绝不可信。既然如此,我们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罢。你是太子,平衡本身便是对我们最有利的情形。”

想到皇后的嘱托,陈昊抬起手,用力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笃笃笃”

门外响起了带着试探的叩门声。

“进来。”久未开口,陈昊的声音微微干涩。

门被推开,一个身着青灰色布衣的年轻内侍走了进来。他身形瘦削,低垂着头,脚步放得极轻,几乎听不到落地的声响。

“殿下,夜已深了,请用些安神茶,早些安置吧。”

他双手恭敬地捧上红漆托盘,上面放着盏热气袅袅的参茶,还有一方折叠整齐的面巾。

陈昊没有立刻回应,只是微微抬起眼,目光缓缓地扫过了面前陌生的内侍。

“新来的?”陈昊的声音不高,却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是……是,殿下。”那内侍的头垂得更低了,捧着托盘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

“叫什么,何方人士?”陈昊身体微微后靠,倚在宽大的椅背上。

“奴才……奴才贱名阿福,”内侍的声音带着一丝细微的颤抖,“祖籍……祖籍在兴成石郡乡下,家中……父母早亡,实在……实在贫寒无依,才……才托了同乡入宫谋个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