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2)

“我不会嫁给他的。”她轻声道,“你放心去。”

兰绬身体一僵,放开了兰筠。

她看着姐姐的目光里闪着光:“真的吗?”

兰筠:“我保证。”

这次,兰绬走了,没有再回头。

兰筠一直望着她,直到他们越过山峰,再不见踪影。

第77章 金兰篇(十九)子桑

德昭帝第十三年夏,空悬十多年的后位,终于有了人选。

圣旨颁布,大赦天下,举国同庆,封后的赏赐和诏书一同送到了身在边地的兰绬手中。

“子桑筠,温婉纯良,德容皆备,今册立为后,正位中宫。旌西将军兰绬,与皇后患难之交,恩深义重,朕铭记于心,特备厚礼,诚邀进京,于下月初十参加封后大典,望将军如期而至,亲临观礼。”

传旨的使者将圣旨交到兰绬手上,恭敬地行了礼,转身出了营帐。

他前脚刚出门,兰绬就一掌拍在了桌案上。

沉闷的巨响下,案上的杯盏被震落在地,摔得粉碎。

满堂将士齐刷刷地单膝下跪。

“将军息怒。”

兰绬背对着众人,笔直地站在桌案前,身体微微颤抖,一言不发。

子桑筠……

结合诏书的内容,在场之人都能轻易听出,诏书上的“子桑筠”,正是昔日的“兰筠”。

为什么改了姓氏?

兰绬手攥得紧,指甲深深嵌入了掌心。

患难之交……

何不是姐妹之情?

也对,兰绬冷笑,从今往后,她便是东丘的皇后,国母之尊,又怎么会需要一个乡土出身的妹妹?流落乡间的那段过往,于她而言,恐怕不过是欲盖弥彰的污渍、急于撇清的累赘罢了。

她出身高贵,血脉不凡,兰绬早就知道,可宰相之位竟还装不下她的一腔野心,非得戴上那顶凤冠不可吗?

古往今来,王朝更迭,出过数不清的皇帝、皇后,这名号虽尊,却也常见,但女宰相却是史无前例,更是兰筠凭本事、耗心血蹚出的非凡之路!

她实在不明白,皇后之位到底藏着什么魔力?竟能让兰筠——如今的子桑筠,放弃多年来的心血,背弃与自己的誓言,无论如何也要得到!

她缓缓仰起头,双眸失神,眼底唯余一片茫然。

她真的不再是自己的姐姐了。

自己如今,是真的举目无亲,孤家寡人了。

她从没想过,她们之间那些怀揣期许的过往,那些郑重其事许下的约定,在权势的滔天巨浪前,竟如此不堪一击,眨眼间便消散无痕。

她曾天真地以为,她们的情义,能与旁人有所不同,可以在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朝局之中历久弥坚,可如今看来,真是大错特错,天真得可笑。

“备马。”她一开口,声音沙哑地可怕,“回京。”

未多做筹备,身旁也只有寥寥几个手下相随,兰绬快马加鞭地回了京城。

对外宣称是不愿误了封后大典的吉日。

这一路上,兰绬切实地体会了一遭什么是心乱如麻。

风声呼啸在她耳边,她心中时而恨意汹涌,怨兰筠决绝的背叛;转瞬,失望又如冷水般浇下,叹多年情义付诸东流;可她时不时又会冒出幻想,希望子桑筠这样做是因为有什么不可语人知晓的苦衷。

思绪拉扯,她坐卧难安。

终于,一个月之后,在封后大典的前三日,她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安沂。

城郊的余晖尚未散尽,*她快马加鞭,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了京。

谁知,她刚行至清平街,就被人拦住了去路。

“将军!兰将军留步!”

兰绬“吁”了一声,勒住马,皱着眉不耐烦地扭过头来。

那人气喘喘吁吁地追上来,佝偻着身子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他年龄不大,衣着不凡,看起来像是宫里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