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2)
片刻后,兰绬冷静了下来,煞气渐渐散去,只是人还有些不太清醒,呆呆地看着虚空中的一个点发愣。
第67章 金兰篇(九)东丘事变
“一直这样可不行。”逝川发愁地看着坐在桌前的兰绬,“现在便如此,若真进了皇陵,岂不更疯?”
遥岚也叹着气摇了摇头。
正在他们头疼的时候,一个清甜的嗓音响了起来。
“公子。”那声音轻轻唤道。
二人循声望去,却发现那声音似乎来自兰绬。
“岚公子。”那声音又唤了一声。
两人这才发现,是兰绬左手的木指环在发出声音。
那就是当归了。
见他们注意到自己,当归悠悠地化出了缩小的魂体,仰着脸看他们。
遥岚对她颔首示意。
“若公子担忧兰姑娘的状态,便在进入皇陵的时候将她收入根雕吧。”当归的眼神清澈如水,“我可以为她念诵佛经,助她清心。”
遥岚闻言,躬身一礼:“那便谢过当归姑娘了。”
当归的脸微微红了:“公子不必言谢。不知为何,我第一次见到兰姑娘的时候,便觉得十分亲切。”
逝川忽然探头过来:“一见如故?”
当归仔细地想了想,却缓缓摇了摇头:“我也说不清楚。”
兰绬渐渐回神,当归便又缩回了指环里,遥岚和逝川也没再用子桑筠刺激她。
三人下了楼,碰见昨日带他们住店的那位堂倌,堂倌非常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
逝川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堂倌满面笑容,颠颠地跑过来:“二位客官有何吩咐?”
“请问安沂郊外可有古时的陵墓?”逝川问道。
安沂既是旧时帝都,史书中所记载的皇陵也应当就在这附近。
“陵墓?”堂倌被问得一愣,随后眼珠一转,露出了了然的表情,“二位客官是想寻些刺激的吧。”
还没等二人回答,堂倌又摸了摸下巴,自顾自道:“不过……谈到此地的志怪传说,恐怕没有人比曾先生更了解了!”
遥岚有些好奇:“曾先生?”
“就是昨日在我们这儿说书的那位呀!”堂倌右手握拳,击了一下左手掌心。
遥岚道;“可否劳烦引荐?”
“好说!好说!”
三人跟在堂倌身后,不多时就被他带到了一间安静的小屋前。
堂倌敲门进去,打过招呼,三人就跟着进了屋。
兰绬一看见这曾先生,就想起昨日抑扬顿挫的《金兰记》,当即垮下脸,不肯进去了。
“在外头等你们。”
兰绬甩下一句话,又转身出了门。
堂倌尴尬地笑笑,在得到遥岚的眼神示意后,跟在兰绬后头追了出去。
二人说明来意,曾先生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回忆起来。
“古东丘的皇陵……小老儿确实有所耳闻。”
“怎么说?”逝川问。
曾先生讲惯了评书,平常说话也带着一股独特的腔调,他伸着手比划道:“相传,古东丘的皇陵,就在京城之南三十里处,但已过了千年,想必已有偏移。”
“算起来,便是在如今瑞光寺的位置罢。”
遥岚闻言,神色一动:“那座山?”
“正是。”曾先生捋着胡须点了点头,“不过,这也都是很多年的传说了,不少好奇的人甚至是<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daomu.html target=_blank >盗墓贼都曾在山下搜寻,却从没有发现那里有什么皇陵。”
“那请问先生,瑞光寺又是何时建起来的呢?”遥岚追问道。
“差不多……是在古东丘灭亡之后,”曾先生回忆了片刻,“最初也并不叫瑞光寺,也只在山脚下有小小的一间寺院,后来逐渐发展到了如今的规模。”
遥岚闻言,微微皱了皱眉。
皇陵的位置并不是什么秘密,选择建在京郊的山下,也并不是稀罕事,但怎么那么快就有人在那建寺庙呢?
彼时,东丘刚刚灭国,建寺的人一定知道那山下面是皇陵,此事只能是有意为之。
且不是好意。
佛寺属阳,皇陵属阴。阴阳相冲,很容易便会搅得亡魂不得安宁,而后来,寺庙不断扩建,乃至成就了如此规模,阳气大盛,想必早已压得地下陵墓动弹不得。
是何等的不共戴天之仇,才会用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