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2)
几十年对于自己来说,不过是弹指一瞬间,等他走了以后呢?
下一世,他们能否再次相遇,即使有幸再次遇见,他又还会是那个他吗。
她不禁怀疑,这样几十年的相处,对于她来说是否真的有意义,还是只不过是一时之欢。而若只是一时之欢,又何必执着至此?
或许杏花说的是对的,他们之间的感情和经历,如果只是雪月风花一场,自然不失为一件美事。
但若非要绑定在一起,很难落得善终。
那一夜,略带凉意的夜风轻柔地吹拂在山间,令人身心倍感舒畅。晓月寺中的古树在风中悠悠地摇晃着纤柔而美丽的枝条,仿若在向谁低低地诉说自己的衷肠。
隔天,就到了凌羽上京的日子。
他背着行囊,静静地伫立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看着同行的人们与前来送行的亲友互道离别之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融融的暖意。
他心底隐隐地怀着一份期待,目光不时地向远处眺望,期盼着那个熟悉的身影早点出现。
可渐渐地,同行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登上船去,他的目光在送行队伍里逡巡,却始终没有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那个人。
或许被什么事耽误了,凌羽有点失落,却并没有气馁。
她答应过的,再等等吧。
他重新燃起了满怀期待的目光。
可等啊等。
送行的人们已经散去了一部分,商队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登上了船。
他还是没等来。
他缓缓地垂下了目光。
“小凌公子!”商队的人在船上喊他,“你傻站着看什么呢!船要开了,快上来吧!”
他强撑起满面笑容,抬起脸来应了一声。
他登上甲板,行李都没放,独自坐在船头,目光直直地盯着渡口,仍期待着她忽然出现。
可是并没有。
船身微微地摇晃起来,水手中气十足地吆喝了一声,就起了帆。
船渐渐从渡口驶离,离岸边越来越远。
他抹了把脸,低下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岸边的垂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过他的面庞,带着眷恋之意,似是挽留。
许是我看漏了吧,凌羽郁闷地想,她怎么会不来呢?
而此刻,离他最近的那棵柳树上,一位绿衣女子正坐在枝桠间,衣衫随风轻摇,如绿叶般轻柔美丽。她长长的睫毛在风中轻轻颤抖,仿佛随时会落下眼泪。
既然已经决定放手,那最好还是别再相见。
还记得,他们二人上次这样分离,便是一世的永别。
这次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每一次见到他,她都会如这般心软动情,最后再无疾而终,倒不如再不相见。
她决定回到山中去,回到晓月寺去修行。她相信,这两世的相知,她会很快忘记,那种孤单但安稳的日子,也很快就会重新习惯。
想来这样才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
“凌卿,一甲武进士,出身不算高,本事却不小。”熙和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黄袍加身,面容和蔼,“就暂授你正五品都尉,若日后立功,自然前途无量。”
凌羽下跪,叩谢皇恩。
朱红色的圆柱巍峨矗立,支撑着精美的雕梁画栋,透露出岁月沉淀的厚重与威严。
“还有一事,日前礼部陆侍郎曾向朕讨过一个恩典。”熙和帝语气虽然温和,却带着帝王不容抗拒的威严,“他家中小女年方二八,正是适婚的年纪,才貌双全,有意与本次的武举一甲结为琴瑟之好,不知凌卿意下如何?”
凌羽闻言,咣当磕了一个响头。
“陛下,微臣不敢辜负陛下与侍郎大人的美意,只是微臣家中已有发妻,万万不敢辜负,还请陛下与侍郎大人体谅。”
虽然遭到了拒绝,熙和帝还是笑意不减,赞许道:“富贵名利当前,还不忘荆布之妻,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微臣多谢陛下夸奖。”凌羽再拜道。
等到谢过恩,凌羽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大殿。
初到京城时那满满的新鲜感已然消逝而过,此刻他静静地凝望着这热闹繁华、喧嚣无比的京城,望着那些身着锦衣华服来来往往的路人们,心中无端地萌生出了一种深深的寂寥之感,仿佛自己与这一切都格格不入。
他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向落脚的客栈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