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1 / 2)
“我信她,亦信你,唯独不信我自己。”姬琮低低叹了一口气,“我知道她与圣人在谋划一件事。如今赤方整日入府找我,我怕自己说错话,又害了你们。”
朱砂眼眶泛红,开口已隐隐带着哭腔:“嗯……三日后,我与二郎来送你。”
回家路上,披星戴月。
两人来时心急火燎,归时却慢腾腾牵手漫步。
路上空无一人,两人小心避开来往的巡捕与更夫。
犹豫多时,罗刹问道:“朱砂,我今日还得知一个秘密,与一个叫姬元真的道士有关。”
朱砂晃晃两人十指相扣的手:“赤方还与你说了昭慈太子吗?”
罗刹颔首:“他说姬元真为保住太一道,亲自入山邀他们入京杀人,之后还故意默许鬼族在人间作乱。”
“赤方说对了一件事,说错了一件事。”
“何事对?何事错?”
朱砂站定,面向罗刹:“这位师祖确实为保太一道,不惜使出引鬼入世的下策。可他并非纵容鬼族作乱,实则是想借此为鬼族留一条生路。”
姬元真算得上太一道历代天师中,少数与她想法一致的人。
既不赶尽杀绝,也非利用,而是允许部分鬼族入世,栖身人间。
见罗刹一脸迷茫,朱砂扬起笑脸:“你阿娘阿耶便是其中之一。我听姨母说,他们时常上山与天师们论道。当年人鬼大战一触即发,他们四处奔走,联络各方支持太一道的鬼族。”
罗刹:“可阿娘说,她与阿耶离开长安那日,姨母凶巴巴地勒令他们不准下山。”
朱砂上前一步,笑着扑进他的怀中:“傻鬼,阿娘骗你的。舅父当日随姨母去送他们,亲眼见到姨母恶狠狠说完威胁的话,随即将天尊剑丢给舅父,亲自送他们上了马车。”
“阿娘嘴里没一句实话!”
“好了,我们继续说回师祖。”朱砂握紧他的手,往暗处走,“师祖有心,无奈他只知一味宽纵,不知约束。他因昭慈太子枉死一事,愧疚过深,未及四十便离世了,给继任的天师留下一堆烂摊子。”
那时的鬼族,对人极为和善。
继任的天师仅十五岁,丝毫未曾察觉人鬼和睦相处的表象之下,掩藏了怎样的滔天巨患。
又过了一百余年,一位天师发现姬家人的血正在慢慢失效:“太一道从某一日起,捉鬼变得费力。鬼族与太一道交手数百年,敏锐地发现问题所在:姬家人,似乎变弱了。真正的鬼患,自此开始……”
起初是频频现身的夺身恶鬼,后来是蠢蠢欲动的赤方之流。
继任的天师们面上瞧着云淡风轻,其实暗中不知想了多少法子挽救。
他们大肆收徒,教其捉鬼。
可凡人之躯与渐渐失效的天师符,终究瞒不了太久。
朱砂:“姨母说,她知晓诸多鬼族隐秘,亦通克制之法。但是,她无法教会除我与舅父以外的任何人,因为她试了,唯姬氏血脉方能驱使那些法术。”
故事讲到此处,朱砂面上带笑:“二郎,你我之间,再无秘密。”
罗刹:“我还有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临行那日,你与阿兄之间的交谈,我都听到了。”
听到他的至亲与至爱,皆深爱着他。
第140章 旱魃(七)
◎“他醉倒了。”◎
长安从某一夜之后,好似裹在风声鹤唳的恐惧之中。
常去西市吃酒会友的钱老板最先察觉异常:“近来西市的客舍人满为患,挤满了面生的男女。昨日,我随邓四郎路过安兴坊,一家崔宅门前停满了马车,另一家崔宅门前站满了御医。”
第一家崔宅,说的是崔相。
第二家崔宅,指的自然是崔太保。
昨日,崔大将军出宫回府,当街遇刺。
而在公主府坐月的长乐公主,亦接连遭遇行刺。
神凤帝震怒之下,敕令京兆府七日内找出凶手。
一时之间,京中人心惶惶。
朱砂听闻李悉昙遇刺,想着白日无事可做,便喊上罗刹,前往公主府探望。顺路路过西市银铺,买下一枚长命锁。
长乐公主府内外,除了守卫,便是太一道之人。
朱砂熟络地与每一个同门招呼,不时停下来叙旧打听几句。
两人一路走走停停,直走到李悉昙的院外,才知鹤珍已搬进公主府数日。
朱砂:“怪不得前几日我上山找姨母,不见你与山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