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1 / 2)
周王其人,欺男霸女,抢占土地,可谓坏事做尽。
这是姬元真千挑万选的傀儡。
杀这样的皇子,他的心中才毫无负担。
他的计划很顺利,毕竟他们无比渴望重返人间。
想也未想,他们便结伴下山,走进大梁的国都长安城。
故事讲到此刻,赤方第一次露出苦笑:“可惜,到了杀人那日,出了一个变故。我们杀错了人,或者该说,他为了太一道永存,自愿死在我们手上。”
罗刹:“他是谁?”
赤方:“昭慈太子,李胜最看重的小儿子,姬元真的知己。”
昭慈太子不知从何处得知姬元真的计划。
刺杀周王当日,昭慈太子穿上周王的衣袍,独自坐在房中。
他们虽见过周王数次,但因刺杀之日已是深夜,加上兄弟俩身形相似相貌相似,无人发觉不对。
翌日,昭慈太子暴毙于周王府的死讯传开,姬元真与他们才知,死的是昭慈太子。
最看重的儿子,无端死于鬼族之手。
而自己与子孙,也相继被鬼族侵扰。
风水轮流转,轮到李胜慌了。
他亲赴子午山找到姬元真及其父姬老天师,严令二人尽快擒获真凶。
不到三日,姬元真宣称找到真凶。
李胜悲愤交加,下令将此鬼处以极刑。
“死在刑场的那个鬼,本就是太一道关押的一个吃人恶鬼,死得不算冤。”赤方摊手,“不过姬元真确实信守承诺,昭慈太子死后,他并未怪我们,此后鬼族也终于得以自由行走人间。”
昭慈太子?
罗刹记得自己在某处听过或见过这个名字:“你为何说昭慈太子是自愿死在你们手上?”
赤方好笑地盯着他:“他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知姬元真志向高远,知百姓不能失去太一道。他以身殉道,惟愿姬元真勿失本心。”
即使隔了数百载,他依然记得那封仅有几句话的绝笔信。
知白师兄:
吾今以身殉道,以证道心。吾知汝志远,万民尽托于君。
望师兄勿失本初,勿负斯民,吾愿足矣。
赤方:“昭慈太子葬在会州的一处荒山中,姬元真亲自修的墓。听说姬元真送了不少太一道的好东西为他陪葬,若非墓中有阵法,我真想去瞧瞧到底是什么好东西。”
会州?荒山?
罗刹恍然大悟,那群煞鬼居住的地宫,应该就是昭慈太子墓。
怪不得墓中全是太一道之物,原是这个缘故。
赤方不知罗刹心中所想,他在苦思该如何讲出另一个惊天大秘密。
片刻,他有了决断,轻声问道:“二郎,你阿娘教你唱过那首歌谣吗?”
罗刹云里雾里,试着开口:“东太山,升血月。有鬼出,至长安。是这首吗?”
赤方摸摸他的头顶:“是,她最爱哼这首歌谣。”
他莫名其妙提到歌谣提到尽禾,罗刹更加茫然无措:“这首歌谣怎么了?”
赤方俯身,与他对视:“二郎,你有没有想过,这首歌谣还有下半句。”
罗刹迷茫地摇头:“没有。阿娘只教过我这两句。”
赤方:“你阿娘不知道,世上只我知道。今日阿叔便当一回乐人,教你剩下的两句。你可得听好了——后面两句是:焚灵符,引雷光。破九阴,生太一。”
话音未落,罗刹的手已无声滑入腰间槃囊,指尖急急探向朱砂交给他保管的那块天师令。
他记得很清楚,那块令牌之上,就有赤方所说的最后六个字。
他摸到了,在令牌上,很小的字。
上面纵横交错,刻着六个字:破九阴,生太一。
他急得满头大汗,赤方很满意他的表现:“二郎,你重新唱一遍给阿叔听。”
“东太山,升血月。有鬼出,至长安。焚灵符,引雷光。破九阴,生太一。”罗刹别扭地启唇。等哼唱完,他急不可耐地问道,“为何是这两句?为何鬼族的歌谣与太一道有关?”
闻言,赤方放声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