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2 / 2)

卢素商暗暗记下,思索后道:“据我所知,随殿下去青州的官员,约有三十人。你且等我一炷香,我将他们的名册找出来。”

仅一炷香后,她将一沓纸交到朱砂手中:“上面是他们的姓名与官职。”

朱砂接过纸看了一眼,便叫上另外两人行礼离开。

照纸上所写,去年随太子驾临青州的六品以上官员,共有二十五人,其中的十人近来不在京中。

而他们要做的是:从剩下的十五人,尽快找出被伥鬼夺身之人。

段凤巡随两人前往第一个官员的宅邸,颇为不解:“阿姐,此事关系重大,太一道为何不多派些人?”

朱砂:“赤方活了,师父派了不少同门前往乌桕山查看,人手不够。”

段凤巡双目圆睁:“阿姐,你说谁活了?”

“赤方。”

“他不是被封印了吗?”

朱砂担忧地看向她:“妹妹,赤方不会放过你,不如我将你送去子午山?”

段凤巡死劲摇头,面色变得苍白:“阿姐,我不要去子午山。我已不是祁青棠,他找不到我。”

“也对,你是段凤巡,不是祁青棠。”

余下的半日,三人连跑四位官员的府邸。

他们多是五品官,跟随太子多年。

罗刹忙上忙下在四人的府邸闻鬼炁,朱砂则带着段凤巡找到官员的亲眷与下人。

时至戌时,天地昏黄一片。

三人走出最后一位官员的府邸,沿路走回棺材坊。

罗刹说出他的发现:“他们四人身上皆佩戴太一道所赠的符纸。复生为人的恶鬼纵使不怕符纸,但长年累月戴着,终究有损修为。我便想,我们明日可以查查那些不常戴,或根本不戴符纸的官员。”

朱砂颔首,觉他说得在理:“行,我们明日按你说的法子试试。”

段凤巡在一旁插话:“阿姐,依我看,你们不如将这些人全部送去子午山用刑。那个恶鬼,肯定会露出马脚。”

朱砂无奈道:“妹妹,太一道查案,讲究证据。”

连万坤既死,此案便死无对证

在未查到确凿的证据前,所谓的伥鬼意欲行刺,只是捕风捉影之言。

倘若太一道贸然将东宫官员押到子午山,朝中人人自危。

此举不仅得罪太子,更会招致满朝文武的不满。

段凤巡察觉朱砂语气中的不悦,好言好语道歉:“阿姐,我随口说说罢了,你别当真。”

“我怎会怪你?你也是好心。”

“阿姐,赤方真的活了吗?”

“是啊……”

【作者有话说】

严客:查案捉鬼的事交给我,一定会搞砸!

第117章 伥鬼(五)

◎“朱砂,不是弑母,是同室操戈!”◎

房州城外,有山名为乌桕。

不过多年前,房州人称这里为乌山与桕山。

高的是乌山,矮的是桕山。

经一冬的成长,山中猎物膘肥肉多。

春日放晴,三三两两的猎户走进山中。

一行人追赶猎物跑到一处界碑前,领头的老者停下:“这里不能进去,走吧。”

半人高的男童不解地问道:“阿翁,那里为何不能进去?”

老者指着界碑上的“太一道”三字:“因为里面关着一个恶鬼。”

“恶鬼?”

“对,一个作恶多端的大恶鬼。”

十一年前,乌山桕山合二为一,成了眼前高矮不一的乌桕山。

山下巡视的太一道弟子,日复一日盯着山中鸟兽的动静。

偶尔无风的夜里,山中会传来一个男子的怒吼。

由远及近,乌桕山为之一震。

怒吼过后是一声轰然倒地的巨响。

当旭日东升,两封仅寥寥数语的书信,会经由无数快马,在三日内送至长安。

一封送进闿阳宫,一封送上子午山。

当夜,两个万人之人的女子会齐聚月王殿的高阁,商议对策。

今日收到的信中,如此写道:“赤方并未逃脱,仍无肉身。不过,弟子近日巡视乌桕山,于东北面发现一处盗洞,直通赤方所在的山腹,疑为鬼族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