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2 / 2)

胡老板劝了几日,索性跟她一起哭:“三娘远嫁长安后,四郎一直闹着要来看她。上回三娘回洛州,四郎提出送她回京。我想着他来年将及冠,便同意了……”

谁知,那句“行,你去吧”,如今却成了父子、姐弟阴阳相隔的谶言。

罗刹如实相告:“我们已找到一些线索。胡老板,我们今日来此,是想问你一句:胡四郎好色吗?”

胡老板正欲回答,门内突然走出一个泪眼摩挲的女子,信誓旦旦道:“四郎是正人君子,绝非好色之徒!”

女子一脸哀伤,想来便是胡三娘。

罗刹:“那他为何去平康坊?”

胡三娘捂脸悲泣:“交友不慎!我上回看他出现在平康坊,便知他又去找沈丰那个祸害了。”

沈丰是胡纠儿时好友,但为人好色,时常出入青楼。

胡纠送胡三娘来长安后,曾提出想去找同在长安的沈丰。

胡三娘知沈丰常混迹平康坊,便不准胡纠见他。

可她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胡纠回家前,竟然跑去了平康坊找沈丰。

胡三娘哭得肝肠寸断,胡老板扶起女儿,接过话茬:“我入京后,找过沈丰。他说,四郎在路边与他闲聊几句后便离开了。只一事,有些奇怪……”

“何事?”

“他说,四郎曾无意提过一句:在来的路上,看见一个男子拉着一个女子进了暗巷。”

“这是哪日的事?”

“就四郎死的那日。”

沈丰心觉是暗门子揽客,见天色已晚,便催促胡纠回客舍。

直到胡老板找上门,他才知胡纠死在与他分别后的夜里,被人剥皮挖心。

“该死的韩六郎,满口谎话。”

昨日,罗刹发现韩六郎遇见凶手的日子,与胡纠死亡之期极为相近。

他曾问过韩六郎,到底是何月何日。

韩六郎斩钉截铁称是胡纠死前两日之事。

若沈丰没说谎,胡纠看见的一男一女便是韩六郎与凶手。

而胡纠,实则是韩六郎的替死鬼。

总归多了一条线索,罗刹与朱砂牵手离开,准备去山月楼。

胡老板站在原地思忖片刻,慌里慌张追上两人:“三娘与我说,她几日前看到的四郎,有些奇怪。”

朱砂追问道:“除了穿了一身丝绸袍服,还有哪里奇怪?”

胡老板:“一来,袍服不合身;二来,他身上有些臭。”

胡三娘在平康坊遇到的胡纠。

穿着一身玄青袍服,对他而言实在过于宽大。通身全无装点之物,瞧着极为寒酸。

胡三娘追赶一路,最后被他推倒时,闻到他的袖口很臭。

罗刹:“是什么臭味?”

胡老板指了指路过的夜香夫:“她说像是粪便的臭味。”

夜香夫,昼伏夜出,穿行里坊。

与其中一个凶手行凶的时辰,恰好能对上。

朱砂拉上罗刹,赶忙跑去客舍找段诏巡问话:“你们那日守在宅子外,可曾看见什么人?听见什么声音?”

段诏巡与商帮众人面面相视,努力回想。

须臾,有人小声道:“我守在西北角,附近有一个挑着木桶的夜香夫。”

段诏巡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我在宅子四周呼喊十二郎时,曾闻到一股臭味。如今想来,很像是粪便的臭味!”

“快去山月楼!”

一行人脚不沾地赶去山月楼。

安少游打着哈欠守在一楼,目不转睛盯着门口。

恍惚间,与他八字相克的那对男女,带着几个人跑过来问他:“今日为山月楼倒夜香的夜香夫在何处?”

安少游半眯着眼:“刚出坊吧。”

闻言,罗刹直接追出去。

只见外面川流不息,哪还有夜香夫的身影!

等他垂头丧气回到山月楼,安少游已从朱砂口中得知真相,吓得睡意全无:“我方才去东圊,还跟他们兄妹二人打过照面!”

“兄妹?”

“对啊,一男一女。”

“兄妹俩见到是我,恭敬地向我行礼。”

安少游捂着胸口,额头直冒冷汗。当时他观兄妹俩举止大方,活还干得不错,出东圊时甚至夸过一句“不错”。

结果朱砂告诉他:这俩人,可能是凶手。

一楼吵闹声,渐渐传到二楼王徽仙的房间。

她趴着门缝偷听几人的谈话,待听到“夜香夫”三字,她跌跌撞撞下楼——

“秋娘……秋娘曾跟踪过我!”

王徽仙口中的秋娘,便是夜香夫池春的妹妹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