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2)

“为什么?”

“他们此番不劳而获得巨财,日后岂会安分营生?再者,我沿途所见,镇外已聚集不少泼皮无赖之徒。富贵生□□,饥寒起盗心。一夕暴富,于普通百姓来说,是祸不是福!”

“原是我错了……”太平真人黯然点头,眸中全无半点生机,“多谢你为我解惑,我随你们去太一道。”

闻言,姬琮眼神示意朱砂,后者又推推罗刹。

罗刹银牙咬碎,起身走到太平真人面前:“马车有点远,走过去吧。”

一行人正欲带走太平真人,一直藏在门后的王桓之与安屏却突然跪到几人面前,泪流面前求情:“师父没有害人,你们不要送他上山。”

两人中,尤以王桓之哭得最大声:“若非师父救我,我早死了。”

他是当朝太师的长子,可惜他天资有限。

于是,他成了亲生父亲与同胞弟弟口中的“王废物”。

弟弟死了,父亲将他关进地室,逼他没日没夜地看书。

他真的看不懂那些晦涩难懂的书,只能麻木地反复拿头撞墙。

无人救他。

甚至无人回应他。

读书不成,他的父亲又想到一个成才的法子:“练武。”

可他身子孱弱,连提剑都费劲。

他的父亲便狠心地吩咐护卫,每日将他丢到城外,要他自己走回去。

遇见太平真人的那一日,他因体力不支昏厥在地。

不远处的四个护卫冷漠地看他倒下,无一人愿意扶他一把。

围观百姓怕惹事上身,不愿施以援手。

他没有死,他们却叫着喊着:“他死了!”

真正的濒死之际,他听见有人在他耳边说:“快活过来吧。”

活过来……

活过来,他便有用了吗?

那人轻轻用手遮住他的眼睛,语气中满是疑惑:“人为何要因有用而活?风过竹梢,燕栖檐角,活着便好。”

他“活”过来后,艰难地走回家。

路过书房,他听见父亲与同僚谈笑风生:“先前还顾虑她所怀为女,如今瓜熟蒂落,王家后继有人,本官总算安枕无忧了。”

他的父亲有了新儿子,便不再管他这个王废物。

他独自去了青月镇,成了太平道的右神使。

百姓们热情地叫他“神使”,夸他读书多,夸他的字好看。

他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才学,在他们口中便成了文曲星转世。

“他是鬼,但他亦救过很多人。”王桓之匍匐在地,泪水一阵一阵地涌出,“求求你们不要送他去太一道受刑。”

他的弟弟曾是太一道的弟子。

他清楚地知晓太平真人今日之后的结局:魂飞魄散,永无来世。

鹤鸣真人不耐烦地提步离开,姬琮与朱砂紧随其后。

走至最后的太平真人跟在罗刹身后,终究还是放不下两个弟子,弓腰挨个扶起两人:“九郎,从木。快去报官,之后回家吧……”

一行人与茫然无措的两人擦肩而过。

走至门口,鹤鸣真人忽然回头:“钱帛全部还回去,再来我的道观找他。”

王桓之与安屏后知后觉抬头,望着空荡荡的门口,不住道谢。

等走出镇外,才发现来了不少官差。

方才逃跑的百姓们围着官差身边,不时对着他们几人指指点点。

领头的官员见到鹤鸣真人,赶忙跑过来行礼:“下官见过国师。”

鹤鸣真人看着身后乌泱泱的百姓:“出了何事?”

官员老实回话:“有百姓报官称有三男一女闯入他人私宅,意欲杀人。”

“他人是谁?”

“太平真人。”

朱砂伸手数了数他们四人:“三男一女?岂不就是我们四个?”

她声量大,官员闻声尴尬抬头:“国师,那四个凶徒便是你们……吗?”

“……”

鹤鸣真人气得拂袖而去。

姬琮跟上去,又特意退后几步停在官员面前,交代道:“太平真人的宅中,堆着许多钱帛。你们今日便协助两位神使清点,尽数归还百姓,并护送他们安全返家。”

官员虽不知面前男子是何人,但观其相貌听其语气颇有气度。

当下,便一脸正色道:“为官者,当以民为本。诸位放心,本官必不负所托。”

“你叫什么?”

“万年县县丞,谢常安。”

“行,我记下了。”

他姑且也算天子近臣,若举荐一个小小的万年县县丞升任太常寺寺丞,当非难事吧?

朱记的马车满打满算能挤下三个人。

鹤鸣真人先一步掀帘坐进去,太平真人一把年纪,不好坐在外面颠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