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2)

唇齿相接,又辗转深入。

昏黄镜面映出两个难分彼此、没有空隙的模糊身影。

光影渐暗,轮廓朦胧难辨。

唯独逐渐清晰的心跳声,如暗流涌动,抵达了所有言语无法触及的角落。

许久,唇舌分开,怀抱却并未松开分毫。

“朱砂,你不愿说的秘密,无需告诉我。”

“好。”

半宿的温存过后,朱砂与罗刹说起自己的打算:“这太平真人有些门道,我明日单独去会会他。”

“行。”

第二日,朱砂在罗刹与赵老板的注视下,坚定地踏上征程。

不到半日,她哭着回家:“二郎,他说得太对了。阿耶从未害怕过我,而我却因他片刻的犹豫,耿耿于怀多年,实在不该。”

太平真人接连两日说哭朱砂。

罗刹不信邪,第三日一早便跑去青月镇,走前再三发誓要一雪前耻。

结果,又不到半日。

他一言不发回家,关上门便坐在窗前奋笔疾书:“朱砂,他说得太对了。罗大郎明知我偷走了婚书,却不曾来讨要。是我小心眼妄加揣测兄长,实在不该。”

月中之期迫近,赵老板看着抱头痛哭的两人,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到底行不行?不行便把酬金还给我,我另请高明。”

朱记棺材铺一向有进无出。

抽抽噎噎的两人回过神,异口同声道:“行!”

当夜,又是半宿的温存过后。

朱砂咬牙切齿道:“我俩破绽太多,不宜与太平真人交锋,明日我们去请舅父出马。”

“行!”

第四日,未及天亮,两人直奔姬府旁的空宅。

姬琮前脚刚送走上朝的南枝,后脚便被两人堵在房中,此刻他还衣衫不整:“你们来此作甚?”

朱砂:“舅父,你见识多,帮我们去会会太平真人。”

罗刹:“舅父,我们俩真的说不过他。”

“滚啊!”

自崔郡王一病不起,南枝下朝的时辰越来越晚。

姬琮想着大半日无事可做,便坐进朱记破烂的马车中,随两人前往青月镇。

在镇外等待姬琮的半个时辰,朱砂信心满满,语气中不免有些得意:“南枝博古通今,舅父为了与她在一起,仅用了一年,便将藏书阁的书全部通读完毕。你可知藏书阁有多少藏书?足足五千本呢。”

听她这么一说,罗刹彻底放心。

两人并肩坐在马车外,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照理舅父博览群书,为何却是南枝姑姑一直假扮他做官?”

朱砂:“因为藏书阁的书,与科举无关。他屡试不第,圣人原想直接敕封他官职,他自尊心作祟,死活不肯接受。南枝嫌他瞻前顾后,干脆扮成他,自个去做官。”

“……”

不知为何,罗刹突然觉得姬琮比他们俩还不可靠。

果然,半个时辰后,姬琮掩面归来:“他说得对,有些事既已发生,我不该沉湎于过去,反而忽略了当下。回府!从今日起,我要认真向南枝学习为官之道,扛起责任。”

三人回城后,在房中聚首。

叹气声此起彼伏,罗刹小心提议:“不如让姨母出马?”

姬琮摆手:“她行事多简单,要么自己杀人要么派鬼奴杀人。在尚未确定太平真人是否为骗子之前,你们最好不要贸然动手。”

朱砂:“那南枝?”

姬琮:“她看的是正经书,太平真人歪理三千,她不是他的对手。”

朱砂:“那山君与鹤珍?”

姬琮:“这么多年,她俩除了玩蛇,我就没见过她们看书。”

“那还有谁能与太平真人一战?”

“我倒是知道一人,歪理也很多。”

“谁?”

“鹤鸣真人。”

远在观中修炼的鹤鸣真人,一听姬琮的来意,直接拒绝:“不去。上回在鄂州,你莫名其妙让我去救两个和尚。我好心帮你救人,你却假扮我收受钱帛,坏我名声。”

几日前,他与弟子三人路过西市,被两个和尚当街拦下。

其中一个和尚捧着一个钱柜,里面装着二十贯钱,口口声声说是上月食肆的分成:“恩人,您上月缘何未至?我与师弟进不去您的道观,今日总算等到您了。”

两个和尚不仅指控他收受钱帛,还声称已遵其□□于九月在平康坊开新店。

当朝国师私下收钱,甚至与和尚合谋去平康坊开店。

围观百姓们指指点点,他百口莫辩,只能怒斥一声“一派胡言”后快步离开。

事后,他苦思冥想多日,终于想到唯一可能的罪魁祸首:姬琮。

一来,那两个和尚自称来自鄂州。